“可是, 这也不像是风车啊,未免太大了些,难道是马车?”
“但若说马车, 未免太小了些!”
“简直就是四不像!”
苏辙笑着解释道:“六哥,这个是水车磨坊, 这个是碾子, 这个是掠子……”
苏轼是越听越迷糊。
苏辙一一为他解释起来:“士农工商,从古至今, 农民的地位虽不低,但整日在地里刨食,脸朝黄土背朝天,很是辛苦,所以我这些日子便为他们做些帮助他们耕地的工具。”
“水车磨坊可以用来磨东西,如今虽有磨坊,有用驴或骡子的,但更多的老百姓却是自己推磨,费时费力且成效不高,若有了这水车磨坊,就能以流水发力,来磨东西,若不需要磨东西时,将上面的风车取下来就行了,很是方便。”
“碾子可以将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你看,我这碾子前短后长,用起来并不费力,轻松极了。”
“掠子这东西是用竹片按簸箕形状制作而成,开口这里装有刀片,抡起掠子,一刀下去能放倒一大片小麦,寻常百姓花一天所割的麦子,用掠子不到一个时辰就能完成……”
苏轼惊呆了。
他呆呆看着苏辙,不由赞叹道:“八郎,你怎么什么都会?”
苏辙有点不好意思。
这东西并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前世在一本农作物的古书上看到,自己稍加改造而已:“六哥,你先别太早夸我,我也没下地种过田,这些到底好不好用我说了不算,得叫老百姓们说了算。”
他看着院子摆的十多样工具,很是满意:“若是不好用,我再稍加修改就是了。”
苏轼则更不好意思起来:“若说起别的,我还能替你出出主意,但这些东西,我是半点不懂,是爱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