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说到这里,他就十分钦佩苏辙。

想当初苏辙写信委托二伯苏涣帮着在汴京置办宅院时,苏家上下所有人都不解。

一来是在汴京置办宅院为时尚早。

二来是汴京的房价实在太贵太贵了,贵到极得官家信任的苏涣在汴京任职时都是赁的屋子,甚至有好些高官在汴京都买不起宅院。

但苏涣在回信中却将苏辙夸了又夸,直说他有志气,更有眼光。

当时他明白二伯信中的志气是从何而来,无非是苏辙笃定自己会试高中会留下汴京为官。

至于眼光……他一年后才明白,不过短短一年,那宅院就涨价了,还足足涨了两成,真是将他羡慕坏了。

父子三人说着话,很快就到了府衙门口。

平安恭恭敬敬将拜帖递上,更是自报家门。

过了一刻钟,才有人出来将他们迎了进去,将他们带去后院。

苏辙从苏洵与奴仆的闲言碎语中知道张方平张大人并未另外在赁屋子,而是将府衙后院略收拾一二,将就住了下来。

甚至连张方平身边的奴仆,也就带路的老仆一人而已。

他走路时左腿有些瘸,走不了太快,但是个多花的:“……方才我第一眼看到您就觉得有几分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您是苏涣苏大人的亲弟弟,想当年苏大人在汴京时与我们家大人关系不错,两人如今虽同在四川为官,相距不算远,却因公务繁忙,并无机会见上一面。”

苏洵时不时附和几句。

这老仆将他们带去后院后便道:“你们略休息一会儿吧,今日大人还有公务在身,等着他一回来我就会将此事告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