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有粮道:“还成。”
陶青鱼:“可花了我不少银子。我打算拿给佃农种的。”
陶老爷子闷咳两声,含糊道:“家里留一些。”
陶青鱼笑得眼睛一弯:“放心,有多的。”
今日天气好,阳光灿烂,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陶青鱼干脆去端了凳子,陪着他爷奶坐在外边。
“爷奶,你们想不想去县里住两天?”
“我们一大把年纪了,就不去麻烦你了。”
陶青鱼像没听懂,道:“行,那等天气再暖和一点我就过来接你们。”
邹氏笑着抚摸哥儿的头:“你一个人在县里忙得过来吗?”
“我也没什么事。”陶青鱼靠在邹氏膝盖上,“陪你们几天的时间还是有的。”
“正好带你们去看看工坊,现在已经有模有样了。”
两个老人听到心里也高兴。
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他们也终于不用苦哈哈的就指着地里刨食了。
陶青鱼又想着春耕,问:“地里该翻耕了吧?”
陶有粮:“是,到时候你爹他们得回来。”
陶青鱼皱眉:“咱家那么多地,挖要挖到几时。要不然买头牛算了。”
陶有粮眯了眯被太阳照着的眼睛,慢吞吞道:“你爹前阵子还在说呢。”
“那为什么不买?”
陶有粮道:“家里商量着,想留着银子再置办些田产。家里那些薄田产量不行。”
陶青鱼估摸了一下陶家现在的家底儿。
因着家里两个小孩读书,家里开销大了许多。
虽说三叔跟二叔他们都在外面挣钱,但几乎银子一到手,就贴补了还在念书的孩子。
爷奶没挣的,他爹现在相当于陶家的半个当家人,铺子挣的银子大多落进他兜里。
抛出去过年用的,买鱼苗的,买种子等等这些杂七杂八的花费以及家里的开销,一百两应该是有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