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你可是我的亲大伯呀,我一个小辈儿又不能直接去寺庙算娶妻的良辰吉日,大伯就帮我去算一个呗,侄子我可不想等到今年八月份迎娶温哥儿进门。”木西给大伯又捏肩又捶背,十分殷勤。
“行了行了,放心吧,我肯定给你找一个最近的良辰吉日,好让你把你的心上人娶上门。”木文被他闹得心烦,嘴上嫌弃亲侄子,心里对于侄子对自己的亲近却是十分受用,四个儿子还没有侄子会哄他开心。
“好嘞,那侄子就等着大伯你的好消息了。”
……
中午吃饭时,木西注意到堂弟木南和大伯娘的眼睛都是红彤彤的,大伯娘手腕上的银镯子也换了一个,手上戴的是木南从县城首饰铺买回来的两只银镯子中的一只。
木文也注意到媳妇儿手上的银镯子换了一个新的,是他从来没有在媳妇儿首饰盒里见过的银镯子。
“你手上这银镯子什么时候买的?”
“我二儿子从县城给我买回来的。”刘芳神气十足地伸直手臂,将手臂上的衣服拉到手肘处,故意在当家的面前炫耀自己手上的银镯子。
“呦!那可真是了不得了!”木文故作惊讶地抓住媳妇儿的手臂,凑近仔细端详媳妇儿手上戴着的银镯子,“呦呵,这个真好看!我还是头一次见这么漂亮的银镯子!这镯子亮得我眼睛都要闪瞎了。”
“哈哈哈……”刘芳乐得合不拢嘴,笑骂道:“去你的!你那张嘴就知道胡诌。”
“大伯娘,大伯说得明明是实话,我也觉得这镯子特别衬你。”木西也笑着夸赞,“木南堂弟可真孝顺,送弟弟回书院回来还不忘给大伯娘买礼物。”
“是,他确实孝顺。”刘芳也笑着夸二儿子,夸完心头发酸,忍不住红了眼,顾忌着还有侄子在场,忙笑着掩饰心中的酸涩,招呼大家吃饭,“吃菜,吃菜,不要光顾着说话,这一大桌子菜都要凉了。”
“吃菜,吃菜。”木文也招呼侄子吃菜。
吃过饭,木西急着回家见温乔,刘芳一个人在厨房洗洗刷刷,正刷着碗眼泪止不住往下流掉在水里。
视线被眼泪模糊,刘芳丢开碗坐在灶台前的板凳上默默流泪。
刘芳承认她是偏心了些,但又有谁知道她的苦心,体谅她的难处?
从她十七岁嫁进木家,婆婆缠绵病榻,公公是村长,整天忙着村里的事情,底下还有一个小了七八岁的小叔子,嫁的人也整天忙着做工赚钱养家买药,她要伺候一大家子,洗衣做饭、养猪喂鸡,不仅要伺候躺在床上的婆婆,还要像养儿子一样养着小叔子,平日里还要侍弄地里的活。
成婚前几年,她和木文一直忙着照顾家里人,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干活,哪里有心情要孩子,即使有心情要孩子,哪里会有精力养孩子,被村里的长舌妇一直骂“不下蛋”也只能忍着。
还在公婆明事理,嫁的相公脾气虽说有点差,但不会对她甩脸子,小叔子也听话懂事,十五六岁便跟着猎户进山打猎,打到猎物便带回家给家里人吃肉,多的猎物则拿到镇上卖钱再回来把钱交给她,刘芳觉得日子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苦日子迟早要过去。
她和木文夫妻俩一直拖到公公婆婆去世,木文当上村长,结婚第八年才决定要孩子。即使那个时候家里因为给公婆看病欠下一屁股债,他们两人想着他们马上要奔三了,也是时候要孩子了。
那个时候小叔子也到了要娶妻的年纪,不过小叔子懂事,知道哥嫂不容易,平日里会进山打猎,将猎物换成钱还债,又靠着打猎的手艺攒下几两银子娶了媳妇儿,没让她和木文两人操心。
木武成亲后,在小叔子木武的建议下,两家分了家,家产平分成两半,分家后两家关系一直很好。
成婚第八年,她怀上了木东,终于堵住村里那些长舌妇的臭嘴。可养孩子需要花钱,家里又欠了外债,木文会在空闲时去镇上做工赚钱,她则在家养上七八头猪、喂鸡、喂鸭、种地……每天从早忙到晚,小叔子木武夫妻俩也忙着赚钱,大家一起还债。
她生木东那天,木文在镇上做工,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只有来找她说话的妯娌发现她的不对劲,请村里人帮忙找来稳婆,请来村里几个大娘帮忙坐镇,终于让她平安无事地生下孩子。
刘芳和木西的娘都不是爱算计的,两人关系好,再加上是木西娘第一时间发现她的不对劲让她不至于一尸两命,后来又照顾她坐月子,每天变着法子给她补身体。
木西出生后,她感念妯娌的恩情,对木西十分疼爱。在妯娌夫妻俩去世后,木文提出要养木西,她没有异议,她也愿意养着木西。如果不是木西后来越来越过分,不知感恩,做的事情也让人伤心,她可能会愿意一辈子养着木西,以此来偿还妯娌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