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人和赵母远远瞧两人相谈甚欢,以为成了,都是一脸欢喜,没想到,赵瑞出门告诉他们:没成!
李旭扼腕,追着赵瑞出门问,“为什么不成?我姐那么好、那么厉害,瑞哥你走狗屎……哎呸,不是,你占大便宜了知道吗?!从我瑞哥变成我姐夫,咱俩亲上加亲不好吗!”
随着李旭咋咋呼呼的声音远去,赵母惋惜地看了眼堂屋里没出来的江南,摇摇头遗憾走了。
江大姑深吸一口气进屋,耐着性子问江南,“哪里聊得不合适?”她得总结经验教训。
江南好笑,告诉她实情,“赵瑞也觉得我们不合适,是赵婶跟您一样不放弃,他才不得不来的。”
解释完,江南又劝江大姑道,“相亲这事儿,您就别再操心了,我跟您保证我一定会找对象,不会孤独终老的。”
江大姑心急,又见江南神色正经,不容拒绝,只得叹了口气,“那可得快点儿!趁年轻找的都是年轻人,年纪上来了都是些剩下的歪瓜裂枣,那我可瞧不上!”
江南笑着应下了,接下来的日子江大姑果然消停了。
李旭却不放弃,不停在江南耳边念叨赵瑞的好,江南无奈拿出了杀手锏,“我不让大姑给我相亲都一直没拿你当挡箭牌,你现在是不是想试试?我跟大姑说你想结婚了怎么样?”
李旭听得狠吸一口气,“您可真是我的好姐姐!”而后再不敢在她耳边提一句。
江南的小说终于有空下笔。
第23章
原主出生在交远公社下辖的一个小山村, 取名“江南”,并非取自“烟雨江南”这样水乡朦胧之美,而是期望江家一举得男, 实为江男。
可惜, 原主是个女孩儿,江家上下失望至极,并且接下来几年, 无论江父江母怎么努力都没再生下一个孩子,原主在江家如野草一般长到了七岁。
村里有上学的孩子, 但不上学和上不了学的仍占大多数, 原主本没有上学的渴望, 直至有一天,她将晒干后的蒲公英和衣送去药贩子家换糖吃时,看到药贩子教训他逃学的两个孩子。
拇指粗的棍子一下又一下抽在两个孩子的屁股上,“不上学,你们想一辈子待在这山窝子里?!”
原主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也不懂上学的意义,但她清楚地知道一件事儿,药贩子是全村最聪明、最出息的人, 他说的一定不会错!
于是, 她第一次萌生了上学的想法。
她向村里上学的孩子们请教怎么才能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