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有些人家觉得薛云二人有些危言耸听,可架不住昨晚又来了一场冷雨,清晨被雨水打过的草叶全被冻住了,伸手都能薅出个完整的冰壳子。
这下还在犹豫的人瞬间被惊住,一早起来就都跑去砍柴烧炭了,到时候真冷下来家里没有足够的炭生火盆,那可是要活活冻死的!
远远的村尾处有浓烟直冲云霄,一股烤炭的味道开始弥漫在村子里,幸而薛家早有准备倒不用急在这一时。
而游说胡老太、张巧辛、吴婶的过程也很顺利,那也根本算不上游说,她们才一张口对方就答应了。
就冲借土豆这份人情她们都义不容辞,更何况还是给钱的,每日五个铜板真不算少了,于是说定明天就来帮忙。
多了这三人屋里一下就拥挤起来,回家后薛家人将院子里的小桌抬进堂屋,和屋里原有的桌子拼在一起,变成一个长条大桌。
用来将堂屋分成里室和外室的大屏风,被往里移了半米多,给外室多挪了些地方,这样一来便宽敞了。
新来的三人和薛家二老、薛明照,一起在堂屋干活,云婵则带着花娘和庄雪儿到侧屋里干活。
除了偶尔薛家人还做做家中杂事,所有人的心思都扑在了织毛线上。
不得不说这屋子里的人的确心灵手巧,不过两日时间花娘就已经研究出来了衣裳的织法。
而堂屋中的吴老太也很厉害,在学会最普通的平纹织法后,自己还研究出了菱纹织法,织出来的格子漂亮极了。
一群人四五天的时间织出了四张毯子,搓出粗毛线几十斤。
离冬日越来越近,一天比一天冷,一日晚间待众人散去,花娘领着小梨子踌躇很久,来到云婵面前,从钱袋里掏出几十个铜板放在桌上。
“婵儿,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儿。”
她吞吞口水,看了女儿一眼结结巴巴道。
“我想买点毛线,给小梨子织件毛衣,我知道这些钱肯定不够,接下来的时日我都不要工钱了,拿来抵毛线行吗?”
做了这么久,她也从云婵口中知晓了这毛线的好处,比棉花都保暖。
她们今年没有买棉花做衣裳,小孩子长得快,去年的衣裳今年已经不合身了,勉强穿着露出一截手腕脚腕,这几天小梨子天天喊冷,她才想到这个法子。
但是这东西能在城里卖上价,就说明是个值钱玩意儿,可她能冻着,孩子不成,思来想去还是开了口。
只见云婵收下铜板,从身边的竹筐里拿出三捆毛线,足足四斤毛线,放在了桌上。
“够了,这些就够了,毛线你拿去,足够给小梨子织身衣裤了,要是省省还能给你织件马甲。”
花娘眼眶含泪,最终却什么都没说,只连着说了三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