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去往布庄的路上云婵低着脑袋不说话,一路上只顾埋头向前走,情绪有些低落。

她给金梨糖定下的心理价位是七十文,可最后居然只卖到了五十文,之间足有二十文的差距,

“五十文已经很好了。”

薛明照低沉好听的声音从身侧传来,同时头顶一沉,是男人的大手压了上来,还像哄孩子似的摸了两下。

“我娘平时绣帕子补贴家用,一条也就只能卖十文。”

男人的安慰显得有些笨拙,只干巴巴的拿王香月来作比较,但云婵却听进去了。

哪怕只有五十文,也确实比做绣活强,大不了多做些,卖出去的利润也不少,也许是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想到这儿她心思透亮起来,抬起小脸,冲薛明照露出个腼腆的笑容。

县城里街道还算宽敞,两边商铺排列规整,灰瓦白墙,飞檐微翘,与华夏唐朝时的风格十分相似。

叫卖声从商铺中不断传来,此起彼伏。

“杏仁酥、桃花酥、枣糕、四文一块儿,十八文五块儿喽。”

听着吆喝,云婵忽然想起刚刚男人在刚刚在粮铺里算账的事儿,温声道。

“话说你算账还挺厉害的嘛。”

“还可以。”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跟我师父学的。”

云婵步子慢下来,转脸看他:“师父?你师父不是猎户吗?”

“我师父曾在军中做过斥候,算术识字都懂些,他与我娘是远亲,自己没有成婚,生前一直把我当亲儿子教。”

男人漫不经心地答道。

长长的黑发被男人用暗蓝色布条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身材修长结实,同样的粗麻衣裳他总比别人穿得更好看。

怪不得从第一眼见到他,就感觉哪里怪怪的,自家夫君完全不像其他农家汉子一般糙,原来是个识文断字的。

男人见她步子慢下来还盯着自己看,长眉一挑,以为是她累了,拿过她手里的小竹篮,顺手牵起她往前走去,口中哄道。

“再走几步就到了。”

布庄的门头是红底金字的,门外还插着一杆长旗,上书‘布庄’二字随风飘扬。

屋里的墙面上嵌着几行木架,布料就挂在木架上,任人挑选。

其实也没什么好挑的,这里的布料也就几种颜色,蓝、青、褐、白,区别也就是,深青和浅青,深蓝和浅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