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无法在规定时间达成朱厚照的要求,财政空虚是多年的弊病,即便有了勋贵的家底,后宫的俭省,一旦打仗烧起来,还是不够用。王琼于是想了个主意,让山西的军职和文职中的犯罪官员,依其罪名轻重,向九边纳银,接着又请旨征调十万民夫,出动了万匹驴、万余辆车,没日没夜地运送军饷,前往陕西和宣大。
时春可能想不到,她家的惨剧,居然有一天会在全国各地重演。这等于是将五年的家底掏空大半,都要用来去打这场仗。朱厚照将这场大战称为“吊民伐罪。”
“吊民伐罪”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是:“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意思是,讨伐残暴的国君,抚慰受苦的黎民,如天降甘霖,只会让民心大悦。这也是儒家战争观的一种,以不仁伐仁,被视为天经地义。华夏正统当然永远象征正义,至于边塞的胡虏在士大夫眼中连人都算不上,当然应该被讨伐。
然而,尽管朱厚照非常机智地引用了儒家经典来阐释作战的理由,但还是引起了百官的激烈反对。侣钟致仕时,群臣便已惶恐不安,等到真的要开始大幅调度粮草时,百官都在御门外伏阙恳请皇上收回成命,哭声喊声直震云霄。
贞筠在内宫之中,都隐隐能听到外面的动静。她的心境也由刚开始心急如焚,到现下的一片平静。她直奔坤宁宫中。这是她姐姐的宫殿,她在这里如入无人之境,不论做什么,都无人阻拦。她先进了自己的房中,取了一物,接着又潜入婉仪的书房,屏退宫人,径直去取皇后的宝印。
她刚将宝印藏入袖中,就听到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婉仪惊怒交织:“你是不是疯了?”
贞筠回头道:“姐姐,是我连累了你。此物是我所盗,你权做不知,至多被申斥。”
婉仪道:“那你呢,你知不知道,你犯下得是死罪!”
贞筠道:“剜心之痛,没人想受第二次。我不能眼睁睁看她们死第二次了。”
婉仪道:“可你这么去,就能救得他们吗?你只会搭上你自己!”
贞筠淡淡一笑:“那一家人一起死,也没有什么不好。”
婉仪一震,她的目光渐渐坚毅下来,她道:“那我和你一起去。”
贞筠摇头:“姐姐,我去闹得再大,也只是为了私情,可你去便是事关国体,反而会坏事。还是让我去吧。”
她的步履坚定,衣袂飘飘,就要从婉仪身边越过去。婉仪的脑海中嗡嗡一片,她猛然拽住自己的妹妹。平日里都是贞筠跳脱,婉仪沉静,可今日她们却似反过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