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摆明是指桑骂槐,在场的世袭将官都是面有不虞之色。这下,一群人又开始群起炮轰庆阳伯。“方氏待字闺中时,就不甚安分,常有男装出游之事,这在江南一带都是有真凭实据在。”
“她要是真品行端正,如何会被自己的亲生父亲重罚?又如何会与李越私定终身?明明就是不安于室。”
“还有人亲眼见过,谢丕在五月初一辰时受人延请,亲自登你家的门去。你怎么说?”
“孙磐家境平平,如何能在这个时节拿出一篓梨和美玉来,定是有人嫁祸!”
庆阳伯被这阵仗惊得满头大汗,他开始一一辩驳:“男装出游纯属无稽之谈。我那妹夫重罚外甥女,是因奸人进谗,此事早已水落石出,否则先帝又怎会召李越为万岁伴读。你们难道是在质疑先帝之断?谢丕上门确有其事,但那是小儿请他来,难道你们家来的客人,都有同女眷私会的嫌疑吗!”
第221章 也须从此断知闻
它只会一遍一遍地找,永远也学不乖。
庆阳伯说得口干舌燥, 武定侯郭聪和保国公朱晖也听得头晕目眩。他们俩都是被李越真夺了财产的人,如今正是心如刀割的时候,他们觉得这些人被庆阳伯一激, 完全把路子走偏了。
他们勋贵团伙最开始的目的, 根本就不是借谢丕案坐实,再拖谢迁下水, 那好歹是一个内阁次辅,三朝元老,门生故吏不知有多少,怎么可能是这么轻易就能搬倒的。他们只是想绊住内阁的手脚,关键还是要将李越弄回京城, 取他的狗命。
可如今,这群人居然陷在谢丕一事绕不出去, 还同庆阳伯斗得同乌眼鸡似得,这不是本末倒置吗?而且,这群几世祖,连书都没读过几本,只是被他们找人教了一阵,所以只会翻来覆去地说车轱辘话、胡搅蛮缠,这种人怎么可能和文臣去耍嘴皮子。
郭聪和朱晖对视了一眼, 朱晖开始扮理中客:“依我的浅见,还是将李御史召回京都为佳。此事也少不得由他来处置。”
工部右侍郎张遇即刻打蛇棍上:“是极, 是极,更何况三关镇御史和大同御史都上本弹劾,也该将他带回京都查问清楚, 如是清白的, 自然能还他清白, 如真有……也能还边塞百姓一个安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