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上的支持做不到,精神和语言上的认可还是方便给予的。虽然这位扶桑国主的年纪和太上皇相仿, 但也不妨碍大周从和亲公子的辈分论, 那些个四五十岁的姪儿们, 想来也会明白她们的一片拳拳心意。

几人吃吃喝喝再论一论杂事, 直至太阳西落,清晖阁的除夕宴会开始, 才纷纷去换过官服, 一并前往清晖阁守岁。

今日所见之人, 不约而同地穿了棉制的衣裳,亏得织娘手艺上佳,将新到手的棉布做出新花样, 否则阿四真要当场笑出声来。

阿四先前特地叫人做了一身厚实的长棉袄,不甚美观却保暖。四公主喜欢的东西,难免传出门去, 一传十十传百,竟成了时兴的样式, 今夜晚宴多穿袄来。

旁人见了不觉得如何,唯有阿四看了总觉得怪异。

一整晚,阿四脸上的笑容就没掉下去过,皇帝频频侧目。

年节是皇帝最忙碌的时间, 反倒是品级低的官吏能得不短的假期,越是受器重的越繁忙, 总要往宫里跑。受了什么赏赐,也要马不停蹄地进宫谢恩。

时下流行写诗,吃了皇帝宴席的官员们不免要再写两首歌功颂德的诗来抒发内心的感恩。

皇子们也逃不开这一茬,但她们有一点好,有人捉刀,且是约定俗成的。

阿四今夜的诗句就是雪姑代笔,写的是丹阳阁中雪下梧桐。

热热闹闹的假期过去,百官回到官署的头一件大事就是赈济灾民,不少地方的雪落得太大,天气也比往年更加严寒,冻死冻伤不少百姓,大朝常朝都在议论此事。阿四耳边时常能听见相关的谈论,但她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她能做的只是让自己手下人过得更好一些,尽量扩大布庄的规模,给更多的贫民提供工作养家糊口。

初春一个稀松平常的清晨,阿四突发奇想,与周围人说,自己要去布庄视察。

宫人们对阿四的脱跳思维习以为常,雪姑点了一个宫人下去通知各部准备,禁军、车马、清道接送……

阿四坐在旁边听了一小会儿就觉得头大:“提前告知了,还有什么意思?”

这种视察就该突然,才能略略窥见一角原貌。

不然等她浩浩荡荡地过去了,必定是处处安宁、人人和谐。

雪姑道:“四娘的安危才是第一等的大事,其余都不重要。”

阿四嘟囔:“我想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轻车简行就好了,否则我就要自己想办法偷偷过去了。”

有姬宴平无数前例在,阿四的威胁很有效果,雪姑放弃了继续和阿四讲道理,转向对护卫提出更苛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