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太夫人沉吟许久,抽丝剥茧,彻底看清今日朝堂的本质。
震慑,威服,畏惧,衡量,决断。
“恐惧。”
两字出口,国太夫人放松神经,莞尔一笑。
幽公需要在勋旧和新氏族之间制衡,鲜见屠家灭族拿氏族开刀。
林珩则不然。他是踏着鲜血和人命登上君位,时至今日,朝堂中的新氏族少去半数,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是下一个。
或许他也正在期待。
“勋旧。”
国太夫人托起衣袖,指尖擦过袖口的花纹,染着蔻丹的指甲轻轻滑过,似同暗红的布料融为一体。
“君上要变法,法场需要染血,单看谁不聪明。”
联系林珩归国以来的种种举措,国太夫人一夕间明悟,得出和智渊相同的结论。
缪良心头一震,旋即恍然大悟。
难怪!
君上归国之初就在布局,环环相扣直至今日。
氏族最初看不清,如今必然事事分明。纵然如此,他们也无计可施。不想家族破灭,必然要主动踏上国君铺好的道路,追随着晋君的战车一往无前。
“君上之智浩如烟海。”赞叹脱口而出,缪良心悦诚服。
“子不肖父,唯肖大父,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太夫人笑意更盛,纵不复二八岁月,仍是姿容绝色艳如桃李。
说话间,殿外传来人声,有侍人在门前禀报,朝会结束,群臣离宫。
“君上何在?”国太夫人召侍人入殿,开口问道。
“君上在正殿召见蔡氏欢及大夫卢成。”侍人如实回禀。
“蔡欢,卢成。”国太夫人轻敲桌面,想到军功爵之外,林珩提及的另一项安排,很快猜出他的用意。
会盟之期将近,蔡国之事不能再拖。
“蔡侯两面三刀,满朝氏族故作糊涂,那就换一个掌权人。”
在某些方面,林珩同国太夫人出奇相似。例如行事果决,毫不拖泥带水。
缪良没有作声。
他低垂下眼帘,心知蔡国注定起风,蔡侯的好日子即将到头。
“国太夫人,近日有多国使臣抵达,皆安顿在驿坊。”他想起驿坊内的变化,开口说道。
“君上既有安排,不必多过问。”国太夫人重新铺开竹简,提笔落下一行字,“日前上京来使,胆敢在宫内刺杀君侯,天子不能不闻不问,需要给个交代。”
单冲的尸体挂上城墙,刁泰率人返回上京,不代表事情了结。
“君侯处置是一则,我为晋室长辈,与天子之母同龄,纵然是倚老卖老,也该向上京讨一个说法。”国太夫人笔下不停,一边说一边写下两行字。
在奏疏中,她自称老妇,痛斥单冲目无刑律,行刺一国之君,实是胆大狂妄欺人太甚。
“鄙老妇年迈,欺君侯年少,逞性妄为,卑劣无耻!”
“晋立国四百载,先祖守土逐胡,助上京镇压叛乱,有护王之功。今遭此奇耻大辱,唯求天子隆恩,还晋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