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子穿着一身青衣素衫,英俊逼人,虽然看上去很年轻,但两鬓却是垂着两缕雪白的长发,让他周身带上了几分沉稳沧桑的气息,他周身的气息很强大,但并不咄咄逼人,看上去很不一般的人,却又异常的平易近人。
苏青衣一眼看去,便觉对方是个好人,不可自知的心生好感,眸中带上几分笑意,也亮了几分。
上次翡翠楼的事情,归途带他走的早,以至于他没有观看那件事的后续发展。
他虽听苏长空和白逸尘说后来全部得益于他们大师兄到来,才解决了事情,但终归是没见过大师兄长什么模样。
他只是从苏长空和白逸尘的言谈举止中,发现他们这位大师兄非常的强大,而且非常的受他们尊敬,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但至今都没有真正的见过大师兄到底是什么样子。
所以,他一点也不知道那坐在槐树下,对着众人侃侃而谈,讲着“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和“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的男人,竟会是他听闻许多次,被世人谈起就无一不肃穆的天院大师兄,君子阳。
苏青衣虽然不知道这位先生的身份,但源于那份似乎发自本能,无法言语的好感,他还是留下来听那先生的君子之道。
开始只是觉得好玩与有趣,还在心底暗地揣测这位先生这种做法的原因,但到后面,就肃然起敬了。
因为这位先生讲的,并不单单是修身养性的君子之道。
他由浅入深,还讲了务实的作风,正直的人格的重要性……他似乎非常博学,所有的典籍信手拈来,自己说出的话,也都是简单的话里蕴含着大道理。
他并非是刻意给梁村的村民炫耀外面的繁华,只是在举例之时才说一二,在他讲述之时,他全身散发着一发不可收拾的光华。
苏青衣看着,在自己没发现的时候,漆黑的眼眸中就散发出了近乎痴迷的光华,他对华夏大地上的诸人,虽不说是警惕万分,但是对一个陌生人,也极少会立即放下戒心,而像眼前这样,没多久就对对方好感十足的情况就更罕见了。
也许是因为这位先生身上的气息,也许是因为这位先生的声音太过惑人,还可能是别的原因。
总之,很快,他就跟梁村里的人一样,对这位先生心服口服。
而且,很是认真而用心的听着对方的讲述。
其实,在苏青衣刚到的时候,君子阳就注意到他了。
从离开天院后山到现在,君子阳在世间行走,一边修行,一边找自家二师弟戚无庸的踪迹,他见过许许多多的人,世间万人,只要他看到了他便放在心上,真诚以待,但是,让他真正将目光停驻的人却是没有。
不管男人,还是女人,不管是恶人,还是善人,都没有。
即使这段时间一直追在他身后,找着要与他切磋的某人,也没能让他的目光停留。
但他没想到,在这偏远的小山村里,他竟然能看到一个让他第一眼看去,就不忍移开目光的人。
那是一个相貌极其平凡的女人,或许,也不是女人。
那个人身上有一种难以言述的平静与悲伤,两种奇特的气质,让他平凡无奇的面容上也带着吸引人的魅力。
他踏遍天下,况且天院后山师弟师妹们的皮相都极好,他自然不在乎这些。而让他惊讶的,这个相貌普通的人,看上去竟是极其的洁净,晶莹剔透,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几乎达到极致的光明气息。
当然,这是修为到达他这种一步天尊的地步,才能看出来的。
这样光明洁净的气息,他只在一人身上见过€€€€那便是圣子圣€€。
他自信连光明神殿的圣女,都比不上这个人周身的气息洁净光明,纵使‘他’似乎有孕在身。
若非是他面容普通,若非是他有孕在身,君子阳都要怀疑这个人,是他那位传闻中让他五师弟深深爱恋的祸世之子€€€€此时,大师兄还不知道,苏青衣是可以怀孕的。
不过,山村里的人多是朴质朴实,有这么一位看上去晶莹剔透,干净无比的人也不无奇怪。
君子阳心底有着短暂的惊讶,但是脸上却是不显,仍是认真而缓慢的给周围的村民讲述着,他想要传播的理念和力量。
但他心里却知道,他对那个人有了极其浓厚的好感。
那份好感源于第一眼,有些莫名其妙,也有些理所当然,让他的道心微微一动,以他这般高深的修为,似乎察觉到天道之中有什么东西裂开一个缝隙,但是,还没等他仔细去体味,之前的感觉便消失了。
君子阳心里却是知道,这人的命数必然是与他有所牵连,而且关系不浅。
他有些参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