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

“哦?啊!这就好了?谢谢您啊”朱满金还没有说过瘾呢,衙役就说办理好了,他有些意犹未尽的接过道了一声谢谢,从怀里掏出一块金子,“我这边给金子吧,你们看这个够吗?”

衙役接过他的金子,放在旁边透明窗口的公平称上,一边放秤砣一边放银子,手里拿着剪刀看多了还是少了。

金子多了一点,衙役用剪刀剪下来还给他。

“朱老爷,这是您剩下的金子,请您收好。还有您的房契和钥匙,祝您在岭南生活顺心。”衙役双手递给他微笑道。

朱满金不得不感慨,这岭南的县衙可真好啊,不但对他们笑,看称还看得准准的。

他准备了多一点,就是默认了这个是要给衙役的。他们以前办事都是要这样子的,衙役不从中拿点,想要他给你把事情办好?做梦吧。

没有想到岭南的衙役竟然这样的大公无私,朱满金心中对他的祖宗更是无比信服。

事实上却是县衙的待遇已经好到他们知道哪怕工钱没有多也可以活得很好了,走出去谁都欢迎,到哪里都受人尊敬。这种感觉可是钱买不来的,他们没有必要为了这点钱,葬送自己的未来。

当然要是再多一点他们也会心动,只是依然不敢伸手。因为县衙里可是规定了,但凡有贪污受贿的,只要查出来那就是上下左右三代都不允许进入县衙工作的。有工作的还会被牵连不能升职。

第124章

连坐虽然可耻,但是格外有用。王怀玉并不觉得她的这个措施有什么问题,毕竟针对现在大齐官员的俸禄来看,她给岭南官员开出的待遇好了不知道多少,甚至还给他们开通了上升的通道,各种奖惩都是一套成熟的规章制度,尽力做到了不让权力握在个别人的手里。

这个模式相对于现在大齐无疑是先进的,尤其是在岭南这个地方。哪些十八九岁的青年,在这个时代能成家的人,已经成了王怀玉、成了这套模式的忠实拥护者。

罗又发就是其中一个。他今年十九岁,家住在桃江县的牛坝村,家里十一个兄弟姐妹,但是能活到十五岁的就只有三个。

所以他在家里头也排第二个。因为家里穷,大哥取完嫂子后罗又发不得不跟着同村的叔伯出来找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