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把各个部门的职能分清楚之后,活得干就更加精细了,大家的精力也可以集中在某一方面,而不是要面面俱到了。这个从苍梧几个县中就可以看出来。
但平安县刚刚经历,现在还处于一个混沌期,尤其是县衙还在重新修建,看着凌乱的工地和满屋子的宗卷,大家都有种乱糟糟的感觉。
天刚刚亮起,被招聘来干活的工人就拿着锤子钉子在叮叮当当的干活了。原来,是王怀玉觉得原来的县衙不适合办公,自掏腰包给他们做了改造。
原本的县衙格局,基本都是前面是县令办公的,后面是他和家属住的地方,每天一到点县衙就没有人,百姓来了或者上面来巡查,也基本是到前面的大厅去看看。旁边的库房和账房则是不开放,还又小又窄。一点也不方便办公,也不方便百姓们来访。
王怀玉改造后的样子,则是将县衙的办公属性和居住属性完全分开,在离县衙的不远处买了三栋共三亩地的房子,在上面建了三座给县令、主簿这样带官职的人住的院子。还有三栋和郡主府里差不多的院子,提供给没有房子的衙役们住。
原来的县衙则是将门面扩大了,分出了五个门面,一个大厅。大厅就是原来的县衙大厅,上面是县令审问犯人、或者接待来访者的地方。旁边的五个门面则是各个部门面对百姓的窗口和办公的地方。
门面的前面都挂着各个部门的牌子,一进去有半个厅事空着的,放着几张椅子和桌子,供给百姓们坐。再往里进去,则是一堵和外面商铺差不多的柜台,负责该项事务的衙役就在里面,隔着半人高柜台给百姓解决问题。
再往里面一点,则是被用木板隔起来的墙,里面坐着不需要面对百姓,但需要统计部门整个情况的人员。那里四周墙边都是书架,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中间是大长桌和若干的椅子,每个都有自己的位置。
再往后走,就出了这个部门,到了县衙的院子,院子里准备种些花草树木。穿过院子再往后则是他们的食堂,旁边则是各个部门以及厕所。
第95章
新修建的县衙极其大,是原来的十倍不止。除了日常办公和生活休闲的地方,还有少数人才能进去的库房、档案处,以及衙役的训练场所。
修建房子一直是一件大事,需要耗费的钱财时间都是不菲的,但在王怀玉的钞能力下,两个县的县衙修建以非一般的速度建成。很多人早上来的时候旁边的工地还在挖地基,到了晚上下衙回去,就看到上面建起了厚厚的一堵墙。
如此速度一开始大家还有些震惊,久而久之就已经麻木了,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之前见到的是不是太慢了?
回到自己的工作上更是如此,也总算是明白为什么王怀玉老是嫌弃他们的进度慢了。和外面建房子的人一比,那真是堪比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