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没错没错,多谢王老板。”三太爷也抖着手接过,眼里的泪花隐约可见。
他平复了一下情绪,将银子拢到袖子里,感激地冲王怀玉几个道,“王老板还要啥海货尽管说,只要是海里有的,我们都给您弄出来。”
“这个倒是可以,听说你们村没有多少耕地,全村的人都靠出海打渔为生?正好我们想要做个海货的生意,要是以后你们打着海货了,那些上乘的东西送到我们这里来就好了。”
“至于价钱嘛,我们收购的都比市场上多一文钱一斤怎么样?你们也不用担心什么,有多少就拿多少来,拿来了就跟今天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王怀玉说着了,听得大湾村的几个人都乐开了花,不敢相信这天底下竟然有这样的好事。
“那我们不用签订啥契书的?”刘大成谨慎地问道。
“不需要,你们拿东西来我们给钱就行了。这出海打渔又不是什么稳定的事,有时天不好也不能让你们强出去啊,不然出事岂不是罪过?”王怀玉摇头道。
她又不是单纯的为了赚钱,只是给这个渔村带来点商机,可不是要人把命搭上的。
听她这样说,渔民们都感动不已。
三太爷领着钱,心情十分好的帮着商队把东西抬上车,然后还护送了一段距离才返回村里。
一回到村就立马叫村里人到祠堂里去。
“来,成仔你把今天这个事和村里人说说,咱们村以后好的海货就留着给王老板了。”
刘大成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银子,激动地摊开给大家看。
“这是今天我们出海挣的,卖给了一个据说从京都来的老板。他说以后咱们村的海货他都收,不过品质要求高些。银子都是当场结清,每旬来收一次东西,要是有留不住的晒成干货也可以。总之只要东西好他们就收,无论什么都是街上的贵一文钱一斤。”
刘大成分了八两三钱,是刘家七六口一年的嚼用。村民们看着他手里的钱都羡慕不已。
听到他这样说,都七嘴八舌地问起了三太爷。
“大成仔说的可是真的?我家里还有月前晒的大带鱼,可是也能拿去买?我男人今天也出海了,逮了好几个大青蟹呢,他们现在还要不要了,我现在就拿过去。”
“我家也有,我家也有,还有抹了不少盐的咸鱼,听说山里边的人可喜欢这种鱼了,能不能卖出个好价钱呀?”
村里人的口水几乎要把三太爷淹没,但他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而是一个个的回答着,还答应跟人家到家里去看,自己亲自去把关。
要是自己觉得东西好的,就让村里人好好存着,等下一次商队来就拿出去卖,要是品质不好的,他就让人家自己拿去街上买或者吃掉,反正就是不给拿到商队那去滥竽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