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灵书刚好在这之前调制好了药粉, 她将那乳白色的药末倒入执壶递给采茵, 又俯身耳语了几句后便换了一身桃色大氅出门了。
夜色如墨,月色如银, 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雪,点点星子缀在其中,忽明忽暗的闪烁。
沈灵书素手轻抬,接住几片微凉, 美眸望着那雪花落在掌心, 转瞬即逝,浮躁忐忑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仇人相见, 分外眼红,她怕她控制不住自己, 失了分寸, 功亏一篑。
采茵提着酒壶,在身旁适时提醒道:“姑娘,注意脚下。”
沈灵书看着脚下冰面, 唇边渐渐抿起。
是了,前路漆黑迷茫, 她是该看好脚下。
碧桐院离着鹤延堂很近,穿过两道垂花门,再走一道扶廊便到了。
刚走进院子, 便闻到飘来的一阵饭菜香味, 花厅内点了几十根蜡烛和灯笼,亮如白昼, 奴仆往来,忙活的热火朝天。
沈灵书正欲抬脚,便听见身后有小厮传唤:“主君到了。”
她转身凝眸望过去,那一身褐色大氅,身形干瘪枯瘦,顶着一张国字脸的不是王遂还能是谁?
沈灵书盈盈弯下膝盖,语气恭顺:“见过大伯伯。”
沈灵书等了会儿,王遂没说话,她抬眸,正对上王遂的目光。
阴狠,怨毒,胜券在握。
沈灵书抿唇,美眸含着笑,“大伯伯为何这般看着书儿。”
王遂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冷哼声,便径直朝主屋去了。
沈灵书也不在乎,跟在他身后一同进了屋。
花厅早就摆好了席面,祖母坐在寿康椅上,怀中抱着大房嫡孙女莺歌,三岁的奶娃娃穿着橙黄色夹袄,带着虎头帽,白软的小脸“咿呀咿呀”的,逗得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
裴氏在一旁站着服侍着,眼里满是慈母的笑意,三房赵氏一向不爱凑热闹,便只管在外间打点着上菜和酒水。
“儿子给母亲请安,一别数月,让母亲惦记了。”
“祖母万安。”
两人脚前脚后进了堂屋。
王老太太将莺歌递给裴氏接过去,这才招手,笑着道:“坐,坐,书儿也坐。”
傍晚王遂便去请安道了这一路的风土人情,趣事奇闻,此刻也并没有再说别的,只是看着裴氏怀中的小莺歌,精于算计的脸也渐渐变得柔和。
没了长子王石,王遂的全部心血都寄托在这个小女儿身上。
沈灵书也静静端凝着她这个小侄女,却不想莺歌对上了她的视线后,胖胖的小手挣扎着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