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领主是在看过了这门重型火炮的整个发射过程以后,意味深长地留下了这个名字。士兵们都认为,领主大人一定是希望这架重型火炮如雷霆闪电般劈开一切阻碍,也是对武器装备局的工程师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对重炮持续改进,叫它与它的名字相匹配。
因为这样的一门重炮想发射出一发炮弹,花费的时间实在是太漫长了!
即使有一整队的炮兵为一门重炮服务,发射程序依旧缓慢而漫长,这也是炮兵们私下给另外两门重炮起名为“迟钝”和“懒惰”的原因。
同样叫人心疼的还有重炮出现在战场上的耗费,据说每射出一发炮弹,就相当于点燃翡翠城位置最优越的街区的一套宅院。
但这些宅院点燃的非常值当,如果没有它们,利文斯城的高城深堑就要用战士们的血肉来填了,没有一个领地能够承受这样的深重的损失。
利文斯伯爵也意识到了重炮对城市的威胁,竟然主动派兵出城,试图突破翡翠郡军队的防线,深入后方摧毁这些重炮。
战场上的其他士兵就是为这一刻准备的。
他们都是上过识字班,又在军营中进修过的,不用费劲就能想明白安珀制定的这一整套战术都是为了减少士兵的死伤。
当士兵们意识到己方的指挥者极为珍惜他们的生命,他们反而会表现得更加勇猛,因为他们相信陷阵将有援兵,受伤会有治疗,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挥动武器,驱动马匹,一往无前。
————
安珀和阿南特侯爵一个在西一个在东,都自北向南攻城略地,战报源源不断地传到帝都,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被派去迎战阿南特侯爵的阿尔布雷伯爵取得了一些战果,遏制住了敌人前进的势头,准备将敌人的军队拖垮在无止境的围城战中。
由于兵力不足以同时在两边开战,皇帝路德维希二世被迫做出取舍,判断到底是哪边的叛军危害更大。
翡翠领的安珀,打下领地的速度总是出人意料的快,叫人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难道那些领地的城墙都是纸糊的吗?有传言说安珀能掌控雷霆,轻易地将那些城墙劈开,帝都的大臣们是不相信这种谣言的。但翡翠领的安珀往往占领了一地以后就要停下来整顿,反倒花费了比战争更久的时间,到现在夺取的土地数量还不足另一处叛军的三分之一。
阿南特侯爵和科瑞格人的联军就不同了,他们一开始趁着大家还没发现阿南特侯爵的野心时,使用了一些计谋,比如带着礼物和美酒去拜访一些领主,实际上在晚宴中突然动手,将当地领主斩于剑下,叫他们群龙无首,领地也顺理成章的被阿南特侯爵占领。
等阿南特侯爵反叛的消息传扬出来,附近的贵族们都严阵以待,再想打下这些领地,依靠的除了千篇一律的围城战,就只剩下谈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