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好事!”他重复道。
省下了一笔钱,仿佛就距离那银光闪闪的铁犁更近了一步。
就在不久前那种混沌的、昏暗的、没有指望的生活好像裂开了一个缝隙,照进了清晨太阳升起的一丝曙光进来。
从前老贝克是很有几分固执的迷信的,他认为坏事总会扎堆而来,给予一个不幸的家庭连续的沉重打击。
这倒也不难理解,只是对生活经验的一种来自直觉的总结。像他们这样的农奴家庭的根基实在是太薄弱了,一项突然增加的税负就很可能打破一年的规划,带来一系列恶劣的连锁反应。
不过现在老贝克觉得,好事也是如此,不然要怎么解释,短短一天之内,竟然三件好事发生?
————
第二天发生的事,让老贝克更加确定了自己总结出的这条真理。
他们在农庄吃过早饭以后,从管事们那里得到了领主新的施恩。
在完成今天规定的犁地任务以后,农奴们可以把犁带回家去,耕种自己的土地,第二天早上再带回来。
农奴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以把新犁用在自己的土地上?而且一个铜子都不用花?
他们下意识的觉得这是个陷阱,既然是要先完成规定的耕地面积,那么一定是个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的目标。那样他们拼尽全力耕完了一天的地之后就会发现,即使干到天黑也做不完,当然也没有什么把犁带回家的事了。
可是当管事说出那个规定的土地大小时,有聪明的农奴就开始盘算起来——他们没学过算术,但一辈子都在种田,对土地来不来得及犁完有基本的估计,而昨天又亲自试用了这种犁,知道新犁的翻地速度,这样一琢磨,似乎又是个可以完成的目标了?
他们带着满腹的疑惑和不确定,比平时更加卖力的在农庄的田地里劳作,连那些平日总会想尽一切办法偷懒,做什么事都故意慢吞吞,不引来管事的鞭子不会罢休的农奴们,动作也利索了很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更加确定这并不是一个陷阱!活真的能做完!那些正是壮年的劳力,甚至认为自己可以在刚过午饭后不久就能成功完成任务。
连老贝克都感觉自己衰老的身躯又重新焕发了活力,而且这种新犁用起来省力的多,用过之后就不想换回原来的浅犁。
他默默想着,今天把犁带回去,晚上可以让玛丽做一份丰盛的晚饭了,毕竟他和儿子做到了如此伟大的一件事,让自家的地用上了新犁!
农庄里这样的场景,恐怕是最擅长用鞭子的管事看到了也要惊讶,他们怎么会那样争分夺秒、热火朝天的为领主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