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弥摇了摇头, 那道人叹了口气, 又将身后幡子一甩, 问:“你可晓得上头写着什么?”小沙弥吸了吸鼻涕,回道:“不知道。”那道人问道:“你见过出家人拿这个的?”小沙弥摇摇头, 不明所以。
那道人点头说道:“是了是了,出家人不打诳语, 打诳语的不是出家人。你是出家人,带我来此地, 没打诳语,我拿着幡子, 带着浮尘,不是出家人, 不给糖,算起来也没打诳语, 你我都未打诳语,万事已了,就此别过罢。”
小沙弥听得晕晕乎乎,只攥着人不放,哭道:“长老,糖没给。”那道人捋了捋胡须,低头说道:“我刚与你算了一卦,三十年后你便是要做主持的人,岂能被区区口腹之欲所困?”
菊生在一旁听了止不住笑,这道长和个小孩子说什么聊斋?遂叫人去取些饴糖,上前去将糖塞那小沙弥手里,又打发他别处去玩。
处置好了,菊生回头向老道人问好:“道长近日可好?”那老道人面上云淡风轻,也笑:“托福托福,都好。”菊生笑道:“不知道长前来所为何事,可有用得着我的?前头那事儿还没谢您。我家姑娘也命人备了谢礼,只左右都找不您,都在库里头落灰了。”
那道人说道:“本照这世俗规矩,不应当开这口的,这我这巧有桩要事要来寻府上奶奶,不知可否劳烦小友通报一声?”
菊生觉这道人奇异,乐得给他方便,回道:“嗨,甚劳烦不劳烦的,道长说地哪门子见外话,请道长随我入内,我即刻便去。”
不多时,菊生得了消息回转,领了这道人进了内门,后又有一小丫鬟领了人进了正屋。
那道人见上方之人琼姿花貌,珠围翠绕,自是一派富贵风流之姿,虽眉目清正,背脊挺直,但与寻常富贵家千金奶奶等无有不同,与他想像中相差甚远,顿感失望,只他面上不显,快步上前行礼:“无量天尊!奶奶喜乐安康!”
李婠一面命人倒了茶水,一面道:“道长有礼,请上座,不知道长如何称呼?”那道人笑道:“说起来,千百年前恐怕与奶奶是家门,我姓‘李’,名‘道蘅’二字。”
李婠见他打扮奇异,又知他是那日提点菊生之人,开口谢道:“多谢道长提点之恩。”
李道人笑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奶奶勿放在心上。”李婠问道:“不知道长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李道人面露迟疑,忽地有几分拿捏不准是否要说出口了。李婠见此笑道:“道长有言只管说罢。”
李道人笑道:“此事有些长,还请奶奶听说细细说来。我来历出身甚地便不说了,只是没盐没味的豆子,下酒可,登不得大雅之堂。您见我这一身打扮,既像是个‘问卜算卦’的道士,又是个‘瞎说因果’的和尚,实则我就是多听了些消息的,多会几个字,混口饭吃罢了。”说到此处,李道人端起茶来喝了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