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天山山脉,更远处没去过的地方是虚化的,但天池山,还有她爬过的几座山都非常真实,至于她的实验田、她的农场更是细致的连土壤的湿润程度、田埂上放着的大石头都无比清晰!
相反,她坐火车一路转车,一路在大城市停留,那些大城市都无法模拟,坐火车时通过窗户看到的连绵成片的田地也无法模拟。
这让秦晚多少有点遗憾,她还想着如果这个神秘的模拟空间能够和识海中的小树上一片片叶子结合起来就好了。
叶子中收集了全华国所有的城市,以后她足不出户,就可以观测到、模拟到那边的地貌。
可惜不行,必须去实地考察了。
不过秦晚的惋惜很淡,她有点喜欢上上官静的生活方式了,如果不是实地来天山,哪能有这么多的收获?
或许在某些疙瘩角也存在着这样特殊的生命禁区等待着她去探索呢!
对环境的模拟功能出现后,可谓是如虎添翼,秦晚将种子种在天池里面,然后设置上空出现雷电,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的实验,直到彻底调整到雷米能扛住绝大部分的雷霆为止,一些超级雷暴现象就无能为力了,因为如果秦晚把这个数据拉得太高,它本身的品质就会降低。
没有必要。
第一版雷米只需要适用于大多数情况就好。
秦晚对它的要求仅仅是产量高、容易种植、口感稍好,尤其是前两者,是放在最关键的位置上的。
唯一令秦晚不太爽快的是,构建出来的雷米作为衍生植株可以融入到雪域竹米与金乌葵米当中,却不能共享它们的生长度。
这在从前是正常的,秦晚也没有什么异议,可谁让她发现上官静作为宗师可以做到这一点!
明明自己因为小树这个特殊存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与宗师平齐,甚至做到一定程度的超越,就偏偏这一点,居然没跟着进化!
如此就不能大批量的收获雷米种子,只能等它慢慢生长了。
没有意外的话,等种子成熟,这第一批的原始种最多能达到六百颗。
六百颗真心不算少,可秦晚想一想十乘以六百颗的雪域竹米,六乘以六百颗的金乌葵米,心中的遗憾怎么也无法散去。
“你可算出来了,我们已经商量好了要把金乌葵米种哪里,你要去看看吗?”
上官静的声音打断了秦晚有点小郁闷的情绪。
她点点头。
“是要种回天池山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