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时空记者 迢迢岁夜长 1964 字 2个月前

李世民蹲下,揉了揉小孩的脑袋:“快回家吧。”

凌令闻到了血腥味,啜泣得越发厉害,宋冲星对他说不要怕这是好人,他才终于睁开眼,泪眼朦胧地看向了这个他此生可能见到过的最厉害的人。

他点点头,更加抱紧了砚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走过东市,喧闹的人群好不容易将他情绪带回。

凌令后知后觉问:“姐姐,皇帝换了吗?”

宋冲星回了句是的。她正啧啧有味地看着弹幕,看到评论里对这一次直播和上一次直播呼应的欢喜。

当天凌令回家,都没有说话,消沉了很久。

直播了这么久的时间,观众们也觉得这个小孩很可爱,便云养崽似的对待他。一见他如此,观众们都担心不已,将盼慕已久寻找诗人的想法都暂时抛之脑后——虽然宋冲星已经告诉过他们很多诗人还没出生。

宋冲星问凌令在想什么。

凌令没有说话,在这一天他下定了决心,不再想着做一个长安小吏。

他隐约察觉到那年轻人的超绝之处。

但宋冲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突然下这样一个决心,只静静地看着他,在之后的日子里,偶尔夹带一些私货,比如哪里比较好打卡,哪里的人最有才华诸如此类的东西。

凌令也不是第一天发现方砚非常有学识了,但他还是个小孩子,想不到那么多。

于是几天后他又出门了,这次去了西市。

西市不如东市繁华,可这里热闹非凡,样貌迥异于本地居民的胡人穿行期间,西域的胡姬酒肆,看得宋冲星关于美的感受大大满足,他们还见到了许多不同教派的人,语言样貌信仰不同,但都居于这小小的长安城。

已经过了外派交流时间,科克尔仍然留在这里,他见到熟悉的内容,不由得眼前一亮:“这是我们宗教的装扮!”

他真的等到了,自己国家的宗教和历史。

而他的文明,曾经去长安做过客,留下过名字,还有当时皇帝为其修建的专门住所。

观众们不亦乐乎,随着凌令的脚步,探访着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但有一天,凌令照常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和方砚打招呼,却没想到以往都会第一声回应他的方砚没声音了。

凌令慌张看去,砚台上方也没了那漂浮的虚影。

就在观众们以为直播间要断开、这次难得很长的直播又要结束的时候,画面忽然恢复了,这次在一方乌漆嘛黑的屋子内。

宋冲星有点不明所以。

外面传来声音。

“父亲,走吧,你等的人不会再回来了。”

“嗯——那就走,我把这个交给你。”

门吱呀一声开了,已年过半百的凌令,打开盒子,拿出砚台。

像是在确定自己是不是眼花,凌令擦了擦眼睛,竟然看到方砚回来了:“方砚,你回来了!”

有年轻男子走进来,看到父亲捧着砚台欣喜若狂的样子,颇为不解。

宋冲星回了句:“是的。”

成为了长安小吏,但已然苍老的凌令,只是放声大笑。

他预料到方砚不会久待,拿出了这些年自己收集的许多好诗,一一读给她听,读完期待问:“可还行?”他尝试过写诗,无一例外全然失败,只好专注于收集诗词。

宋冲星点点头:“王勃的文章倒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