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庶子科举日常 小飞鸣 1639 字 2个月前

据宋楚兰说这许时楷回京后第二日,宣平侯夫妇便带着他来了宋府表达感谢之情,还表示待宋知意回来后一定要当面谢谢他。

末了,宋楚兰提及她打听到黄总宪家的长子黄筠今年也中了进士,不过排名不是很靠前,所以便被授地方县令,而他要去任职的地方,恰恰是宋知意所在的玉双县。

宋知意有些意外,他在国子监时听过黄筠的事迹,他的成绩是不错的,且先前他在刑部历事实习时似乎也很是得到刑部尚书的重用,怎么会来这种偏远之地当知县呢?不过这对宋知意来说倒也并不是坏事,上回国子监举子起事案时他就曾被黄筠审讯后,虽然当时两人是对立的,但他也能看出黄筠弁通学术,精明吏事。自己接下来这几个月在黄筠手底下做事也是不错。

宋知意将宋楚兰的信装好收起后,便小心仔细地拆开了江守徽给他的那封信,他已入翰林,不知会在信中写些什么给自己。

他带着些隐秘的期待展开信件,入眼便是江守徽工整的字迹,一笔一划入玉树琼枝,苍劲中又内涵柔美,如同他本人一般。江守徽先是问候了宋知意在南疆的情况,然后告知了他自己入翰林院的喜讯,但又说翰林院工作辛苦繁忙,闲暇之余倒有些想念读书的日子,不免羡慕宋知意能够到远方历事。信中絮絮叨叨说了许多,最后还提醒宋知意在南疆也别忘了常常书信往来。

宋知意一字一字看完信,自己都没注意到嘴角不自觉勾起,他又将信细细读了一遍,怕自己漏了什么地方,之后才把这封信叠好又放进信封,两封信一起被他装在了匣子内,匣子则被放置在书柜的最上层。

……

五月初三这日,宋知意和县衙里几个衙役一起拜别了陈县令。陈县令郑重其事地在宋知意肩上拍了拍,道:“知意啊,不出一个月的时间,你就和这附近的农人都熟识了,你比我当年初到此地时已经强过百倍了。”

宋知意没想到陈县令会如此盛赞他,惶恐道:“陈知县,我不过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当不起您这样的盛赞。”

然陈知县接着语重心长道:“我知你是想在此地做出一些事情来,但这玉双县地方地虽小,但水却很深。段氏和潘氏在此盘踞上百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撼动的。若是太过显眼,反倒会引来灾祸。你这般人才,就算是放在京城也是个中翘楚。实习历事完便快快回京吧,莫要让自己折损在此处。”

宋知意没想到平日里一看话本子就是一上午的陈知县心中居然还想着这么多事,他尚还未想好怎么回话,陈知县就背起行囊很快地走了,似乎是想快点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陈知县的话让宋知意这一上午都有些郁闷,思考着陈知县的话究竟是何意思。不过他很快就从这种情绪中抽离出来,因为陈知县前脚刚走,正午时,来接任的新知县黄筠后脚就到了。

宋知意听到衙外有马蹄声传来,便知是黄筠来了,毕竟县衙位置偏僻,平日里来的除了农人就是来衙里上值的衙差了,一般是没人骑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