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页

庶子科举日常 小飞鸣 1732 字 2个月前

最后碗见底了,尚觉意犹未尽,傅元杰又低声道:“宋公子,下场考试带什么吃?”

宋知意:“……”

--------------------

[1]《论语》

[2]《清秘述闻再续》乡试试帖诗试题补遗蒋金星题为光绪十九年癸巳恩科贵州乡试试帖诗试题

[3]《论清代试帖诗》陈志扬 《唐人试律说自序》纪昀

[4]唐储光羲

[5]《越乡中馈录》

第83章 秋闱3

===============

“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进食啊,傅公子,”宋知意感叹,看着锅里还剩的一些粥,问道:“要再来一碗吗?”

傅元杰脸一红,拒绝道:“不用了。”

二人都已缴了卷,晚饭后便隔着墙有一搭没一搭地低声聊了起来。宋知意也因此精神放松了许多,今晚倒是很快就入睡了。

第三日酉时,这第一场考试就结束了,宋傅二人一道出了考场。贡院门口,傅家的马车已经在等着了,傅元杰一出来,马车窗的帘子便被悄悄掀开一角,一条帕子伸出来不停地在空中挥动。傅元杰见了,贴卷也不等了,连忙匆匆跟宋知意道了别,上马车去了。

所谓贴卷,是把犯错的卷子贴出来的惩戒,像是有试文涂抹,顺序颠倒等格式错误,就是会被贴出来的。若卷子被贴了出来,考生就不能再参加下一场考试了。

不一会儿,宋知远和江守徽也出来了。三人待不合规的卷被贴出来,确认没有自己的后才乘上马车回家了。

这日三人都早早睡下,天不亮便又早起去赶考。接下来的两场分别考的是试以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和五道时务策。诏、判、表一般都是汉表、唐诰、宋表,是要求考生模仿上位者的言行写出的公文。而判则考察士子对《大周律》的熟悉程度,可理解为为对下级递呈上来的文件所下的批语。前世宋知意也做过不少类似的工作,这些对他来说并不难。加上他对考场也逐渐适应,甚至比第一场花了更少的时间就把这些题写完了。

至于第三场的策问,就像是锦上添花的附加题。宋知意有李祯这位擅长此道的老师,对他来说自然不再话下。虽说如此,连着考九天还是让他精神乏累。出考场的时除了前所未有的松快之感外,同时还有席卷而来的疲惫。跟他一道的傅元杰倒是很精神,还兴奋地问他这次的瑶柱干虾粥是什么配方。可还未等宋知意回答,就见傅家的马车已停到正门前,傅元杰只能拜托宋知意写张方子给他,自己连忙乘马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