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姨娘无奈叹息道:“你这孩子,把姨娘那份给你三哥,总少不了你吃的。”
“我也不要,那姨娘就没有吃了。”
见宋楚兰如此执拗,周姨娘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有些惭愧地看向宋知意。而宋知意却满不在意地笑笑道:“姨娘,妹妹爱吃就给她多吃点吧,我不能夺人所好。”宋知意说完,就听到宋楚兰跑走的脚步声,接着他又道:“姨娘,我来是想来向姨娘要一个不用的汤婆子。最近夜里太冷,我常常夜半被冻醒,实在是睡不安稳。”
这并不是什么难办的事,周姨娘听了忙答应道:“好,好,这事是我疏忽了,我这就叫人去给你拿一个新的。”
宋知意顺利拿到了汤婆子后便往自己的房间走,这时天已经完全黑,猛烈的风呼啸而过,叫宋知意忍不住咳嗽了几声,扯得他胸口一阵阵发疼。
宋知意走到房门口,却见一个人影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旁边放着一盏灯,在寒夜中闪着昏黄的光。宋知意凑近了看,发现是一个面生的小丫头,约莫十四五岁的样子,丫鬟打扮。那小丫头也见到了宋知意,赶紧起身,道:“可是三爷回来了?”
宋知意疑惑道:“你是?找我有什么事吗?”
那小丫头憨憨地笑了声,道:“我是红豆,是金陵来的江家表公子身边的丫鬟。公子差我来问三爷可是出什么事了,好几日都没去找他问问题了。”
宋知意微微颔首,道:“原来如此,劳他挂念。我无事,这会儿正要去找你们家公子,能否请你转告他稍等片刻,我做些准备就去找他。”
“好,三爷记得来。”红豆很快就提灯消失在寒风中,独留宋知意一人在黑暗里。
宋知意推开门,房中也是同样的寒意,不知是否是因为身体的病痛,他在这茫茫夜色里感到一丝孤独。借着微弱的月光,宋知意点上了一盏烛火。厨房没送晚饭过来,他烧了壶热水,用热水就着昨天剩下的烧饼凑合两口,虽然被冻得梆硬,但总比饿着好。吃完,他把剩下的热水灌进汤婆子中,把汤婆子塞进被子,又从床褥里翻出一本《论语》。因为宋知意已经把开蒙书的内容都基本掌握了,江守徽便又给了他一本《论语》旧书,只可惜宋知意这几天没能好好学。宋知意把《论语》揣在怀中,出门去寻江守徽。
宋知意很快就走到了江守徽的院中,他的窗子有烛光透出来,看起来很是温暖。宋知意快步走上前敲门,很快,红豆便来看门把他迎了进去。江守徽正在里间读书,烛火的光亮静静打在他脸上,他看得入神,也没有注意到有人来了。宋知意就这么看着这沉静的景象,不知为何,他竟然能在此刻得到几分放松。
就在宋知意有些出神之时,江守徽终于注意到来人,道:“三表哥来了。”这句话将宋知意有些飘忽的思绪瞬间拉回,他立马挂上笑,道:“守徽表弟,这么晚来打扰你真是不好意思。初学《论语》,我有许多不解之处,还望表弟能为我解答。”
“无妨,我也正好要读一会儿书才歇息,三表哥你坐,哪里不懂说与我听便是。”
宋知意感激地看了他一眼,翻开论语开口道:“这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中的慎终追远是指什么我不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