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杨清泉一行人归类行礼时,住在南街的赵文平算着日子,估摸着家里人今天就会到京城,本想和叶国到宅子那边看看,刚一出门,就被一行敲锣打鼓的官差给拦了去路,原来今天是放榜的日子,正确来说,不是赵文平被官差拦住了去路,而是因为他是正主。
报喜的官在他家门前停了下来,只见领头的官差高唱道:“香芹府新竹县民富镇半月村赵文平高中状元——”
“公子,你居然中状元了!”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叶国,听到报喜官的话后,也激动了,谁能想到,眼前这名只读了五年书,泥腿子出身的十六岁少年,竟然是今年的□□?
赵文平也是高兴的,只是喜讯来得太过突然,他有些反应不过来,耳边回响的始终是姐姐那句:“你才十六岁,咱们这次进京赶考权当积累经验,考不中也不要紧,咱们再多读几年就是了。”
他也没想到自己能中进士第一名,得了殿试的机会,因为没想过自己能中,所以殿试时他也轻松,皇上问的问题他都一一回答了,还当场得到了皇上的赞赏,自己的想法能得到皇上的赞赏,赵文平是一点都不意外的,他之所以五年就敢进京赶考,是因为在策略上他姐给了他很多独到的见解,比如什么才是好的政策,他姐的回答是:能造福百姓的政策,都是好政策!就好比什么样的官才是好官时,姐姐给他唱的《包青天》,五年的时间里他能从中悟出很多夫子都教不了的道理,也是听姐姐讲了《包青天》的故事悟出来的。而这些道理不但有效,而且很独道,不光是在夫子这里得到好评,就连乡试府试也得到评卷先生的一致好证,可见姐姐讲的故事是多么的有用!
而他听了《包青天》后最大的感悟就是八个字:廉洁公正,为民请命!这才是百姓公认的好官。
报喜官见赵文平只是看着自己发呆,猜想他定是被高中的消息给喜呆了,也不在意,只笑着说道:“状元郎,别忘了明日打马游街。”
一句打马游街,唤回了赵文平的思绪,只见他拱手道:“谢大哥提醒。”说完,很是自然地扯下自己的钱袋塞给报喜官,各位辛苦了,我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小小意思,就当是请各位大哥喝茶。”
众报喜官见这状元郎看着呆头呆脑的,却很是懂人情世故,瞬间越发喜欢起来,带头的报喜官笑眯眯地接了钱袋,拱手道:“多谢大老爷请哥儿几个喝喜茶。”说完便示意跟班把状元服呈给赵文平。
叶国上前一步接过,看着黑色纱帽下的大红状元服,叶国露出一个由衷的笑容,姑娘知道了肯定高兴,嗯,这事今晚他就报与将军知。
送走报喜的官差,赵文平又要给银子叶国去买些糕点回来送给前来贺喜的街坊邻居,一通忙活下来,竟已经是傍晚了。
“公子可还要去探望姑娘?”送走来贺喜的街坊邻居后,叶国问赵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