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

和两位老人聊完,赵婉晨从西屋出来,见杨清泉和赵文安还在搬布匹,她便来到马车旁,见上面放着点心,便全都抱了下来往家里走。

看着桌子都放不下的布匹,赵文安很是头疼:“姐,我又不会女红,你们送这么多布,我找谁缝衣服啊?”

“树财婶不就会吗?怎么?这两日认药材都给认傻了?”听到二弟的话,赵婉晨好笑地说道。

“对哦,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到时给她们工钱就是了。”经赵婉晨提醒,赵文安才恍然想起,正如他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样,好在他还有姐姐提醒,姐姐当年可是一个人给全部担起来的,赵文安觉得,他姐简直太厉害了!

亲自给杨清泉倒了碗水:“你歇会儿,我检察一下文安的功课。”

杨清泉点头,端起碗抿了一口凉白开。

赵婉晨和赵文安一起进了赵文安和赵文平的房间,开始考校他这两天认得几味药材,见最常见的药材以及药性赵文安都能对答如流,便知道他有认真在学,便说道:“你若是有不懂的,就去问七爷爷,他那里也有现成的药材给你观摩,咱们地里有的,你也可以到地里去认认。”

“知道了,姐,我一定会把家里的产业都打理好,不让你担心。”赵文安点头承诺道。

“姐知道你是个有抱负的。”赵婉晨笑着说了这么一句,就不再说,又开始检查这两天的账本,自从家里又置办了两间铺子后,赵婉晨就开始自己记账,她用的是前世的记账方法,所有的账本除了她,没有第二个人能看得懂,赵文安是在这个月初一休学回来的,赵婉晨这个月是一边准备出嫁事宜,一边教赵文安认阿拉伯数字,认记账方法,也许赵文安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子,又也许赵文安天生对数字敏感,所以赵婉晨一说他就给记住了,还能灵活运用,见账本里的数据都对得上,赵婉晨心中已经有了底。

上次她布置的任务赵文安都完成的很好,赵婉晨见今天有时间,又坐下来,打开《百草集》跟他讲解上面药材的药性、功效和用途,赵文安知道姐姐已经出嫁,回来一趟不容易,遂很认真地听着,赵婉晨连着讲了十种药材才停下,然后找了个本子,把她前世的记账方法都给写了下来,还要查账对账的方法也一并写下来给他,再有几天她就要进京了,到时他们离得远,赵文安药材上的问题可以去找赵英明,但账面上只有她才能帮到他,所以她才一口气把她前世的记账秘诀和查账对账秘诀都给他写下来,让他有问题时就拿出来对着做,只要细心多查几遍,总能找出问题所在,赵文安也认真地听着,见时候不早了,才仔细地收好,到厨房给回门的姐姐做饭。

身为长姐,赵婉晨又怎么忍心看着弟弟一个人在厨房忙活,自然也是帮着打下手,吃过午饭,姐弟俩又讨论了一番账务,直到杨清泉催着说时候不早了,要回去了,赵婉晨才来到西屋和爷爷奶奶道别,心里纵是不舍,也知道,如今她已为人家,当以小家为重,这里从她坐上花轿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她的娘家,而不再是她的家了。

赵文安也很舍不得姐姐离开,可他知道,姐姐不能陪他们一辈子的,以后的路总归要自己一个人走下去,赵文安一直跟着马车,将夫妻俩送到村口,直到看不到马车了,才转身回家。

看出赵婉晨的不舍,杨清泉安慰道:“过几天一起进京,就又能天天在一起了。”

“文安留下来照顾家里的产业和爷爷奶奶,不进京。”赵婉晨失落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