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

主意打定,赵婉晨便找到村长,让他以出售的名义,将她名下的三百亩山地‘卖’给赵文平,村长没想到,赵婉晨这么快就分家产,不确定地问道:“晨丫头,你确定要划三百亩给文平?”

“是的,村长,我这些年起早贪黑,就是想给文平他们铺路,现在文平已经十三岁了,该给他的,要给了。”赵婉晨点头答道。

见赵婉晨已经决定好,村长也不多说,当天就把赵文平的地契给办了下来。赵婉晨并没有把地契给赵文平,而是和她的地契一起收进空间进而放着,她打算等她出嫁的那一天再给。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日出日落,白驹过隙,转眼杨清泉入伍已经五年,赵婉晨也已经由面黄肌瘦的难民小姑娘,长成了十八岁的大姑妈,容貌清丽,亭亭玉立,加上这些年赵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不但在村里有着一千亩山地,那一千亩山地,每年都有一车车地草药拉出去卖,铺子和县城也都有了铺子,自打赵婉晨十五岁开始,就有媒婆上门说亲,都被赵婉晨以弟弟们还小为由给婉拒了。

在县城盘了铺子做药材批发后,赵婉晨家药材的销路也打开了,当然,还是优先卖给仁爱药堂。

在这一年三月,赵文平高中他们府的解元,还表示他要进京参加今年的科考,赵婉晨也不拦着他,反正他才十六岁,能不能考中都无所谓,就当是去积累经验,赵婉晨为赵文平准备好了六百两的盘缠,并让叶国做护卫,陪他一起进京赶考。

叶国一走,探望杨母的任务就落到了赵文顺的肩上,赵文顺本就调皮,又是兄弟里话最多的那个,加之才十三岁,第一次去就说漏了嘴,杨母得知这五年来探望她的那个年轻人,是赵婉晨家雇的武艺师傅,心中一味杂陈。正打算上门道谢,她那离家五年的儿子就回来了。

看着眼前比五年前沉稳,挺拔的男子,杨母横糊了视线,轻喃道:“泉儿,是你吗?”

“娘,孩儿不孝,这些年让娘担心了。”杨清泉跪下愧疚地说道。

杨母上前,一把抱住五年未见的儿子,泣不成声,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一颗一颗不停地滚落,滴入杨清泉束起的黑发中。好一会儿,杨母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弯腰将儿子扶起:“地上凉,快起来。”

杨清泉顺势站了起来,当他看到母亲两鬓上的白发时,也红了眼眶,哽咽道:“娘——”

“唉——你累了吧?肚子饿不饿?我这就给你做吃的。”杨母拉着儿子的手就往堂屋走。

“饿。”杨清泉笑答,任由他娘拉着他走。

和他娘叙过旧,又吃了他娘给他做的面,杨清泉说出去办点事,就出了家门,来到镇上,先到铺子,没见到赵婉晨,就雇了辆牛车直奔赵婉晨家。

杨清泉到赵家时,赵婉晨正准备到山上看看草药的收成情况,却没想到一抬头,就看到了站在院门前高大挺拔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