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弊方法和太傅询问出的经过一模一样,而惩罚结果堪称严苛。刑部郎中两眼一黑,身体歪向一旁,旁边的官员连忙扶住他,才没有跌倒。
而冯太傅眉头皱紧,来不及示意自己人开口,忽然有大臣出列,“陛下,臣以为惩治不够,参与舞弊考生同门众多,极有可能向再次泄露题目,臣以为,应取消全部资格,以儆效尤。”
如果说舞弊案只对太傅造成皮外伤,那大臣这句话,则是蛇打七寸。
谁不知道舞弊考生的同门是谁?连状元曹成杰都是其中之一,大臣此举,是要彻底清算太傅一脉。
顾不得太多,陈级连忙站出来,“陛下,舞弊罪不可赦,但其他学子寒窗十余载,何其无辜,不能受此无妄之灾啊!”
大臣瞥了陈级一眼,直言道,“谁不知道陈侍讲的身份,你们师出同门,难免有偏颇之心。”
这是骂陈级么?不,这是打冯太傅的脸。
即便再不愿出面,如今几乎被指着鼻子骂,冯太傅也不得不站出来。
他颤颤巍巍出列,表情十分之复杂,有懊丧悔恨,也有坚正不阿,“陛下,老臣为师四十余载,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门下出现如此罪不可赦之事,臣亦痛心疾首,汗颜无地。只愿乞骸骨,以此谢罪,只是那些不孝子弟,还望陛下给他们一个机会。”
七十多岁的老臣,如此言辞恳恳、情真意切请求,令人动容,无须陈级开口,其他大臣已经劝道,“太傅何须如此!”
“太傅光明磊落,无需为此负责,但学子必须重罚。”
越来越多的大臣加入争论中,申帝端肃的表情隐在高位之上,始终未曾言语。
这场沸沸扬扬的争吵,一共持续了三天。
不仅涉及同门考生是否该取消资格,还有太傅这位一品大臣是否该辞官。群臣各抒己见,一片激愤。
最后由皇帝一锤定音,“凡大申臣子,只论才识,无关其他。太傅如此,科举亦如此,而朕作为天下之君,定不遗余力保证公平。因此,此次及以后每一次科举,只要无明确证据参与舞弊,都可以保留成绩,为朕效力。”
一句“凡大申臣子,只论才识,无关其他。”,为这件事定下基调,也迎来天下学子的欢呼。
宗室世家在朝堂上紧密相连,多少普通人寒窗苦读走到朝廷,原本想为国效力,最终却碌碌不得志,只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好的家世。
这些人,一生所求,也不过一句公平。
而申帝所言所行,无论是先前提出的变法、还是这件事的态度,都给他们希望的曙光。
与此同时,不仅寒门百姓满意,冯太傅等人也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