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伉被诸邑带回宫内,由太医医治,伤势已经好些了。这天见天色不错,就出来透透气。见陈公公急着出宫,于是上前问道:“陈公公,何事如此急?”陈公公见是宜春侯,不敢怠慢,说道是皇后娘娘请李姑娘进宫。“哪位李姑娘?”卫伉急道。

“就是李敢将军的千金。”陈公公答道。

卫伉知道这事一定跟自己受伤有关,虽然不清楚皇后娘娘要她进宫到底怎样,但是一种想保护她的冲动,确切地说不是冲动,而是那没消失的爱意。即使她在别人面前对他再绝情,也是有原因的。于是喊住了陈公公,说道:“陈公公缓行,我现在就去见皇后娘娘。”

“这…”那是皇后的懿旨,耽误不得。但是这位宜春侯不光光是皇后的亲侄儿,大将军的长子,而且诸邑公主对其更是爱慕非常,说不定还是未来的驸马爷,得罪不起。

卫伉见他为难,说道:“陈公公放心,皇后娘娘怪罪下来,由卫伉一人承担。”说完,就朝昭阳殿走去。

到了昭阳殿,见诸邑也在,知道是她的鼓动,但也没有怪她的意思。“臣卫伉见过皇后娘娘,诸邑公主。”

“伉儿,起来吧。你身上的伤好些了吗?”如果从自己母亲算起,因为大哥卫长君的早逝,卫伉应该是卫家的长孙。卫子夫把卫家下一代的希望都放在他身上了,所以平时对他比对其他的侄儿,外甥要好。而自己女儿的心思,做为母亲怎会不明白,只等明年诸邑十五岁时就让皇上赐婚。

“谢皇后娘娘的关心,臣的伤好的差不多了。”

“看来那个李若惜下手还没那么重。”

听到平时贤良淑德的皇后不紧不慢的说出这句话时,卫伉背后就不住的冒冷汗,他知道小姑姑一向平和,这句已经算是比较重的话了,看来皇后一定认为这次事情跟李敢行刺父亲情况一致,是真的生气了。看来拦住陈公公是正确的。

“臣恳求皇后娘娘不要因此事定李若惜的罪。”

“表哥,你还为她求情。你知不知道你差点死在她手上了。”

“是,臣知道。是臣当时对她轻薄,她才刺伤臣的。”

“轻薄?表哥,你想救她不需要毁了你的名誉吧。”卫伉跟李若惜说的话大部分都被门外的诸邑和小茹听到了。诸邑在门外亲耳听见李若惜跟卫伉的争吵,听到他们还有个女儿,

知道他们的关系不一般。她自小就知道表哥是个心高气傲的人,自尊心很强,如今表哥竟然放下自己的声誉,把一切错误都揽到自己身上,苦苦的为她求情。而想到自己对表哥痴心一片,青梅竹马竟然比不上一个李若惜,一时间满腔的委屈随着泪水夺眶而出。

卫子夫望着泪流满面的女儿,知道让女儿再留在这里只会让她更难过,所以说道:“诸邑,我还有别的话跟你表哥说。你先下去吧。”

“是,母后。儿臣告退了。”经过卫伉身边时,回头用那悲切的目光注视着这个自己深爱的男子。

“伉儿,本宫再次问你,这次真的是你们私人间的事?”

“臣不敢欺瞒皇后,这确实是我们之间的私事。”

“那这次就算了。叫陈公公让他不要去李府传旨了。”

“臣叩谢皇后娘娘恩典。”

“伉儿,你可知道李敢将军是怎么死的?”卫子夫见他一心维护李若惜,如果皇上真的把李若惜赐婚给据儿,那难免卫伉不会对皇上不满。所以现在还是开诚布公的说出来,想卫伉为了卫家可以心平气和的接受这一切。

“臣不知道。”回到长安后,就听说李敢之死,当时除了认为若惜失去父亲会悲痛,从没想过李敢的死有什么玄机。

“是你表哥在上林苑用箭射死的。”卫子夫平静的说道。

“霍去病?他为什么这样做?”

“是李敢先误会李广将军的死跟你爹有关,所以乘你爹不注意刺伤了他。你表哥不过是…”

“皇后娘娘不用说了,臣明白了。”霍去病不愧是爹的好外甥,而自己呢?爹被李敢行刺了,自己却不知道,还在大漠跟李敢女儿过着双宿双飞的逍遥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