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卫泓湙眼睑低垂,回答的有些云里雾里,不过在场几人都听懂了。

不知道是不是丰恂,但是肯定不是夏耀祖。

周氏垂眸,手里转着佛珠好一会没有出声,屋里的气氛显得格外凝重。

谷氏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安的动了动,竟是难得的有些坐卧不宁,惹得卫秉看了她好几回。

妻子一向稳重端庄,过去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曾见到她情绪有过大的起伏。

然而自从昨日告诉她外甥女的身世后,她似乎就开始不对劲了,总感觉魂不守舍,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仿佛心事重重。

这件事说小不小、说大也不算很大,确实出乎意料,可也不至于让她如此失态才是。

谷氏感受到他的打量,苦笑一声,张了张嘴,又很快闭上,目光犹豫的望向上首。

“有话就说。”周氏声音淡淡,听不出喜怒。

谷氏转向儿子,正想找理由把他打发了,却听

周氏又道:“泓儿是世子,这府里将来全靠他支撑,有些事情他该知道。”

不经历磨砺怎么能成长?快要及冠的人,还当成个孩子似的护着……

周氏半阖着眼,这件事往小了说,只是涉及一个小姑娘的身世,可是往大了说,很可能还会与朝堂扯上关系。

长公主、闻远侯、静安侯,每一个都身份特殊。

当年长公主派人来说和,要纳卫诗进门,是老国公做主给拒了,为得就是不掺和进皇家争斗。

谁都瞧得出那件事有问题,可是谁都不说,因为都知道,不管动手的人是谁,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那把至尊至贵的椅子。

选择卫诗,一方面是她太高调,招了别人的眼,另一方面也是在试探国公府的态度。

是支持长公主世子,还是继续独善其身?

老国公选择了后者,于是卫诗成了几方博弈中的牺牲品。

所以,周氏对她有愧。

她享受了国公府带来的荣耀,也为国公府付出了本不需要她付出的代价,包括她的名誉、清白,乃至生命。

这份愧疚被压在心底多年,直到接到那孩子的信,知道她过得特别不好时,才被翻腾出来,然后移情到了那孩子身上。

当年她没办法为卫诗做点什么,至少现在可以保护她的孩子。

为此周氏还特意派了卫泓湙去接人,因为他身份够高,足以代表国公府。

却不想竟然让他发现了那孩子身世的不对劲。

周氏暗自叹息,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如果去的不是他,其他人不会在意那么多,也不会胆大的直接用滴血验亲的法子去求证。

那夏沁颜的身世就会掩埋一辈子。

不,或许同样掩埋不了,毕竟从长公主一系列的举动看,她好似也起了疑。

可是到底是不是……

如果是,他们国公府又该怎么做,继续装作毫不知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