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店里看戏的伙计们,一听吆喝立马行动,当着百姓的面就量了起开。
楼上窗后男子看到这一幕,几不可查的点头,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大汉带的米不算太多,围观的百姓也在暗中计算,免得粮铺耍花样,不一会就量好了,接下来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难不成这些大乾人真的要以五十一文的价钱来收购?
伙计朝着殿内喊道“先生,一共是二十四多半斗米!”
店内的账房先生走了出来,算盘噼里啪啦拨弄一番道“这位兄弟,你是今天我们店第一位卖粮的,我算你二十五斗,一共是一千二百文钱,折算银锭的话是十两加二百五十文钱。这是你的钱,请收好。”
第159章 (二)
账房先生说完就递给大汉十两亮晃晃的银锭子“老兄,若是家中还有米,不妨留下些家用的,都可以送来,若是量大,还可以多给些价。”
“呦,真是银子!”
“二十五斗就有十两银子了!够一家子人快一年吃喝了。”
“哎呦,这一斗五十文钱的价格是真的,这粮铺也没有缺斤少两的,我得赶紧回家把米运来卖。”
“对对,万一这些大乾人发觉亏本了取消这高价,咱们上哪哭去!”
“走走走,都回家运粮。”
百姓们看见大汉拿着银子喜滋滋的的回家,他们纷纷散去,家中有粮的回去取粮,家中无量的也要告诉自己亲朋好友这件事情。
楼上,青年人走回桌边坐下,手指曲起在桌面上敲击“这次主子传话来,要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购鞑靼的粮食,虽未言明,但是我也大概能猜到几分。这一次,主子一定是要做一件大事,你我有幸参与,定要好好珍惜才是。”
中年笑道“自然。主子要迅速收购粮食就只能出以高价,价格过高势必会激起鞑靼人占便宜的心理,纷纷卖粮,其他的粮铺和日用店铺也可以顺势提价,将粮价和日用价翻倍。可是,这样一来,我们不是亏损许多了?”
年长男子哈哈大笑“你就放心吧,咱们主子就没有做过亏本的买卖,咱们能高价收购粮食,就能以更高的价格把它再卖回去给鞑靼。”
很快,第二日的乌拉古城,各大粮铺纷纷提价,整个王城都陷入了疯狂收购粮食的漩涡之中,这种旋涡在鞑靼朝廷纷纷将注意力集中在和大乾的战争上时,悄悄的蔓延到了其他行业里,并且辐射到鞑靼的其他各大城池中。
同样的事情,鞑靼的牛羊交易上也在发生着,大乾的商人开始向鞑靼的牧民收购高价收购大量的牛羊。
一时间,鞑靼的物价在暗中刻意的哄抬下,变得膨胀了起来。
只是,这些表面上让鞑靼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表象,并未引起鞑靼留守的官员们的注意,
短短时日,鞑靼的经济脉络已经被大乾的商人暗中掌握。可以说,只要这边的一个意愿,就能左右鞑靼的经济。
一封封的情报由鞑靼飞往大乾,最后在六道门那里整理后,最终落到了正在东宫准备上朝的盛睿安的手中。
盛睿安边穿着朝服,容启边念着情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