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县衙内的师爷却摇摇头,说道:“不会,杨宴虽然德高望重,但近几年本地人更喜欢去他儿子张实的店铺买玉。”
元邈说道:“我方才瞧见张实,面相忠厚老实,不像是穷凶极恶之人。”
县令道:“但杨宴性格乖僻,独来独往的,没听说与人结仇。”
他们在衙门审问了整整一上午,依旧查无所获,县令将杨家年轻体壮的男女全部收押在衙门大牢。
元邈提议重返案发现场的客栈,或许能找到些许线索。
元邈和县令以及师爷三人乔妆改扮,扮作是普通的当地居民,来到昨日案发的客栈。
掌柜认出他们的身份,县令三令五申请求他不可声张。
元邈这一路上格外小心,走路时常观察地面。
这点让生性谨慎的县令觉察到了,忙问元邈:“元御史可是有什么线索?”
元邈摇头,“是内人生有洁癖,昨日责怪我踩脏鞋底,弄得家中地面满是泥污,引得她不快。”
唐代男人惧内是常事,县令听到此话,忍俊不禁道:“那御史可要失望了,客栈里近半月以来装修,天台前的台阶最近翻修,水泥还没晾干。”
这么一说,元邈旋即询问师爷:“昨日那已故的杨宴,鞋底是干净的。”
“听说是高节度赏的鞋,平时的场合,他可不舍得穿。”师爷说道。
元邈撩了一下袍子,带着几人重返高台,果然见到高台前面的几级台阶的水泥表面还未干燥。
“这必经之路的台阶水泥未干,这工匠上了天台,但浑身上下无一点水泥。”元邈疑惑道,“他究竟是如何上的天台?”
--------------------
第28章 桃花玉
元邈站在水泥台阶前,刚起抬脚还未落下,忽回想起铃兰关门前的嫌弃眼神,迟疑片刻后收回了脚步。
县令心跟明镜似的,贴着元邈的心思说道:“天台上面暂无新线索,不如在楼下询问酒家,或许能有新线索。”
他给出的方案,既不令元邈弄脏鞋底的,又不耽误查案的进度。
元邈听过县令的提议,也觉得是两全的主意,便同意了县令的提议,两人寻客栈的掌柜过来盘问。
“掌柜的,你想想看,这些日子上过天台的人都有谁?”元邈说道。
若是寻常人接受官府盘问,早害怕得话说不出,可这掌柜见两位官员在前,仍面不改色。
掌柜摇了摇头,“来往客栈的人这么多,我哪里都记得。”
元邈无视掌柜的敷衍,继续说:“这天台装饰极为精致豪奢,能上天台的贵客屈指可数。像是杨宴这等的三川闻名的巧匠是一个,其次还有哪些?”
掌柜仍不肯配合,语焉不详道:“不记得了,您都自己说了,能上天台的都是些贵客。贵客是我等粗鄙小人敢记得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