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看到皇帝震怒,立刻下旨御驾亲征的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长春宫的失火,或许与西蛮人的进攻有关。”
“为什么?”钟毓下意识问道,“你为什么会认为,长春宫的失火会与西蛮人的进攻有关?”
“因为放火之人的目标,原本是长公主和二皇子两个。”
钟毓一怔,霎时便明白过来。
成安二十一年,太子程璟尧感染热病夭折。
即便当时的皇帝还身强力壮,即便那时的二皇子仅仅只是位年仅一岁的幼儿,可朝中上下都明白,储君之任向来都由嫡子所担,倘若嫡子夭折,那便接由皇后所出之庶子继承。
太子染病夭折,如果皇后再无所出,新太子必定是二皇子程乾。
倘若成安二十二年上元节那日程乾没有被先皇后送去外祖家,倘若一切都如放火之人所预料的那般不出任何差错,那长公主和太子一定会双双葬身火海。
届时,大梁皇室便再无子嗣。
如果有人想要夺权篡位,这个时候联合外族入侵引诱皇帝御驾亲征,取其性命后再带兵攻入京城,登上皇位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你才将尸骨一事瞒了下来。”钟毓看着丞相,声音不知为何有些颤抖,“因为你不想打草惊蛇。”
“你想替大梁,揪出那个叛徒。”
第九十二章
话音落下, 房间内顿时安静下来。
丞相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一双眼沉沉看着她,虽未说话, 但眸中似有千言万语。
“你想替大梁揪出那个叛徒, 又想将长春宫纵火一案查清楚, 所以你咽下了原本要对皇帝说的尸骨疑点,转而将失火一事定为天灾。”钟毓一字一句将自己的推测说出, 她目光平静看着丞相,心下却如振擂鼓。
如果丞相方才对她说的话没有一句掺假, 那从成安二十二年的长春宫大火以后一直到今时今日,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梁丞相, 几乎布了整整十九年的局, 殚精竭虑只为将那纵火之人揪出来。
可十九年如一日, 今日又为何要对自己全盘托出。
钟毓想不清也参不透。
“当我亲口说出长春宫失火一案并无疑点之后, 先帝并没有表现出悲色,第二日便御驾亲征,朝廷百官于城门前送帝出征的那一日, 我看着先帝的背影,甚至有一瞬间在怀疑自己, 如此欺瞒皇帝与皇后,究竟对与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