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这本应是互相避讳的关系,皇帝究竟为何要下这样的决定?

如此明目张胆的偏袒

钟毓缓缓蹙起了眉,心里有些不得其解。

即便是做戏给弹劾章行舟的朝中之人看,那皇帝的真正目的又在何处?

仅仅就只是为了彰显自己推行新政的决心吗?

不,不可能。

钟毓心中很快就否决了这个猜测。

倘若皇帝只是为了证明推行新政的决心,那章行舟的私吞拨款一案就必定不会暗中召见张昭成,还要他传密信回京。

他一定会将此案故意闹得沸沸扬扬。

因为此案只有被人尽皆知,所有人才会清楚知道大梁皇帝对于推行新政到底有多么的上心。

上心到章行舟仅仅只是一个郡的太守,改制县郡仅仅只是推行新政的一个探路石,皇帝都要大动干戈地一查到底。

电光火石之间,钟毓好似突然被人打通了任督二脉,她忽然就想起了自己穿书之前,所看原著的那前几章。

原著在开头就点明了丞相是反派。

所以

倘若皇帝派张昭成前往连山,实际不是去查章行舟呢?

想到方才章卿云那句无头无脑的“朝廷叛臣”,又想起张昭成后来在传回京城的密信里写着,那日前往西边平地闹出人命的那群人中,混杂着根本就不是连山本地的人。

钟毓眼睛微微眯起,脑海里却百转千回。

有没有一种可能,岑鸢方才在暗室里所言张昭成是去暗中调查章行舟有没有私吞拨款的话,根本就不是实话。

张昭成前往连山郡的真正目的,其实是想查出搅起这场风波的幕后推手究竟是谁。

因为皇帝那时已经察觉出朝中藏有心怀不轨之人了。

如果真是她猜测的这样,那章行舟有没有可能也是与皇帝暗中谋划好的?

想起岑鸢方才在那些半真半假的话里,说章行舟是第一个支持新帝改制县郡的地方官。

钟毓心中忽然猛地一惊。

也许这是一场早就设好的局。

为了揪出朝廷内鬼而筹谋几年而设下的局。

只是设下那场大局的皇帝根本不会想到,这场连带着太傅岑鸢在内四个人的筹谋,不但没有揪出朝廷里的内鬼是谁。

反倒让大梁损失了两位真正清白廉洁的好官。

直至此时此刻,钟毓才真正感受到这个时代的波云诡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