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春祭花神、夏祭雨神、秋祭谷神、冬祭雪神、二十四节气祭星宿等等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小祭祀。
而这些祭祀因为冠上了“小”的名号,便不受守孝规定的约束,年年都要铺张浪费的办。
为了避免反复修建祭台,大乾的开国皇帝,也就是蔺阡忍的祖父,在最开始的时候就修建了祭坛,专门来举办这些大大小小祭祀活动。
祭坛名为聆天台,寓意与天相接,顺天而为。而聆天台上专设祭司阁,以大司命为尊、少司命为辅、九大星祭为从,共计十一人。
这十一人只有一项职责,那便是向各方神祇、先辈英灵询问合适的祭祀时间,所以手中并没有实权。
这一切的一切听起来很是高尚,但在蔺阡忍眼中没有任何意义。
蔺阡忍不仅这样认为,行动上也紧紧跟随。
他当年一上位,就以战乱和国库紧张为由,一口气掐停了所有的小型祭祀活动,为大乾省下来一大笔的银子去打仗。
话说的虽然轻巧,但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以李文显为首的一众老臣,见他久久不曾收回旨意,便在一次早朝中跪满大殿。
他们希望他身为一国之君可以三思而后行,即刻收回这份旨意,嘴中还不断重复“不重祭祀就是有违祖制和天地法则”的狗屁话。
蔺阡忍从来都不是随意任人拿捏的主,那次的早朝他直接甩脸走了,任由这帮腐烂的老榆木跪到昏倒也没有出现。
但最后要不是夷狄人长驱直入、兵临城下,这帮愚昧无知的老东西肯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闹不好还得给他表演一个什么“以死相逼”的戏码。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再度发生,战乱平息过后,蔺阡忍陆陆续续的换了许多老臣,其中六部尚书换的就只剩李文显一人了,其他五人多多少少都让蔺阡忍揪到了小辫子,顺利送回家养老去了。
其实,蔺阡忍当初最想换掉的就是李文显,因为他是礼部尚书,没有他的鼓动牵头,这些人也不会如此逾矩。
但李文显这个人确实没做过什么有损皇室的事,一心都是他那些祭祀活动,叫人实在找不到撤换他的理由。
但这一次李文显就没那么好运了。
他既然动了这份歪心思,那他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且也不在是撤换那么简单了。
此次,有死无生。
无论是祭礼还是其他的祭祀活动,通常都是由礼部和祭祀阁共同完成,礼部主流程,祭祀阁主时间。
这次的祭礼是皇室最高规格的祭祀活动之一,所以由大司命亲自推算祭礼的开始时间,最终算出太阳初升那段时间开始最好。
那时在朝堂上听说这个时间的以后,蔺阡忍和年听雨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的皱起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