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先帝之志。
听到这句话,蔺阡忍心里那点不好受顿时烟消云消。
原来年听雨不花钱大肆操办他的祭礼并非不重视他,而是处处从他的角度出发去做事。
这是不是也就意味着,他在年听雨的心里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呢。
但那又如何,年听雨不还是把“荣肆”放在身边,给了许多格外的偏宠。
想他身为帝王都没有三宫六院,自即位以来也只娶了年听雨这么一个人。
可年听雨他怎么敢!
宫里哄着他,宫外竟还惦念着一个。
等他恢复身份,定然要好好惩罚年听雨一番!
蔺阡忍恶狠狠的心想。
由于蔺阡忍回神儿后便低下了头,年听雨并没有注意到他丰富多彩的神色。
但李文显震惊的神色却藏无可藏。
李文显怎么也没料到,年听雨和蔺阡忍竟然是一个路数人。
也全然不顾及祖宗之法,轻描淡写祭礼这种大事!
“君上!”李文显不肯放弃的劝说:“先帝祭礼怎能一切从简,大乾已经整整六年未曾举办过任何大型的祭祀活动了,这次的祭礼既是对先帝的尊崇,也是对神灵的敬意,马虎不得啊!”
大乾自建朝以来便立下了规定,每逢帝王崩逝,即位的新帝需守孝三年。
这三年举国上下都不得举办任何大型祭祀活动,只能祭祀祖先,以表对先人的哀悼。
所以三周年这个时间很是巧妙,既表守孝结束,也表礼乐复兴。
如何能一切从简。
至于为何说六年都未曾举办过大型祭祀活动,全然是因为蔺阡忍在位的时间太短。
蔺阡忍驾崩那一年正好是再上一任皇帝去世的第三年,他但凡熬过冬天,都能迎来一场盛大的祭礼。
偏偏蔺阡忍是个短命的,“死”在了那个冬天,让大乾这个“孝”守了三年又三年。
李文显更是一度觉得自己掌管的礼部没什么用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他带着礼部发挥的时机,他又如何能轻易退让!
李文显不肯退让,年听雨同样不肯退让。
前两年给蔺阡忍办的祭礼都是小祭,所用银两不多,年听雨也就由着李文显去了。
可这次不同,是大祭。
虽说年听雨不是这里的人,可他这三年没少翻阅史料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