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大竺的使者团已先后到了京城,本其中两位皇子会与福康、朝晖公主“和亲”。
可就在这个档口,忽有传闻说福康公主已和裴家四郎定亲,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想不信都不行。
这样异皇子和亲就多出一个名额。
果不其然,接下来禁中便传令下来,凡十五至二十岁的世家女郎皆需出席几日后的初秋围猎。
圣意昭然若揭,着实在长安贵女中引起了恐慌,大魏同色相婚,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再不济也得配个寒门才子以期来路。
异皇子虽不是卑贱之人,可对于家族来说毫无益处,失了家族的倚仗,女郎如何能安心,谁也不愿意嫁给异族人的!
且不说那几张在市面上偷偷流传的皇子画像,五位吐蕃皇子模样虽端正,可人均虎背熊腰,身高足足九尺有余。
而大竺皇子红发白脸,薄瘦如猴精转世,个个丑不堪言。
是以这几日长街上头担着红绸箱子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堪称一大奇景。
宣宁放下画像,咋舌不已,上回谢方行只拿个名单过来给“她”看,她可从未往这些人的样貌上好奇过。
毕竟李家皇亲中的男子,无一不是俊朗出众,她便以为天底下的皇族都是美貌非凡的。
她皱着鼻子,问萧且随道,“这些人怎会丑得五彩缤纷,他们之间也毫不相似呀,会不会是刺客伪装的?”
萧且随笑了声,说道,“异族不在乎血脉继承,这些皇子有些也是收养而来,不相似也很正常。”
宣宁恍然,说道,“是了,我怎给忘了,阿史那奇顺也只得你一个亲子,其余几个都是部落养子。”
萧且随摸摸鼻子,说道,“李宣宁,她们都不想嫁给异族人,那你呢?”
“我?”宣宁不明白他的意思。
“我和你。”萧且随说道,“你会不会也不想嫁给我?”
桌上袅袅的白烟模糊了他的面貌,少年放下了筷箸,一双晚星璀璨的眸子透过迷雾认真地看着她,缓缓地问道,“宣宁,我从没问过你,你可愿意嫁给我?”
宣宁点头,理所当然地说道,“咱们的事儿不都板上钉钉了么,阿史那奇顺要保你的性命,又是送马儿又是签盟约的,顺便也不用朝晖去突厥送死,一举多得的好事儿,我当然愿意了。”
“是这样…可对你而言好似没什么好处。”萧且随有些不是滋味,微微垂首,随手夹起一片肉放进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