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如:“还是从长计…”
宣宁忙使劲儿捂住嘴,眨眼示意徐骁继续说。徐骁知她脑疾犯了,见怪不怪地说道,“今日的事儿我也听说了一些,萧世子肯定还活着,所以他们才急着找我,急着找罪名安在他身上。我答应淄川王之后,他便告诉我,他已找了人证来指证萧世子派人袭击我,只要我配合指认,他的罪名便能定下了。”
“你的意思是,到公堂之上,当场反水?”
徐骁点点头,“不错,这样的话,那‘证人’便要反复过审,直到他说实话为止。”
李意如点点头,不错,证人做伪证的话,她可立即求官家让不良人介入此案,离了长安令及县丞县尉去审那“证人”,或有意外收获。
徐骁走后,宣宁便传卫缺过来,小心将萧且随的绸布递过去,“你悄悄儿去找裴四,让他带着狗儿去找找阿随的位置。”
——
果如徐骁所说,第二日长安令便找到了人证,指证萧且随命人收买死士,于西郊伤人。而后通义坊的死尸便成了铁证,更有那起欲盖弥彰的葛园失火案。
一切都都指向萧且随有买凶、灭口、逃窜等动作。既然犯案,就更要寻他的动机。长安令这回却不再磨蹭,立即派人四处走访,可邻里怎会知晓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切不过为引出徐骁的身份做铺垫罢了。
夕阳西照,小娘子独坐在芭蕉树旁,弯着身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撒着鱼食,鲤池里肥硕的鱼儿翻滚着,张开贪婪的嘴,无休无止地索求着,仿佛永不知足。
“适可而止呀。”她轻叹了一声,抬首接过卫缺递过来的纸笺,裴四的字好似从几年前就没再长进过,十金一册的桃花笺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三个字。
“通义坊。”
第四十八章 密室
傍晚的平康坊彩灯千盏, 脂粉香气顺着小河飘荡,整个南曲楼阁都笼进了醉梦朦胧,雅阁中琴音袅袅,窗外游船上的花娘半袖轻挽, 摇着折扇, 也学那说书人讲故事, 一把温润的嗓音嘹亮清脆。
“…九娘生来便得享泼天富贵, 哪懂人心龌龊, 她只道张生独来长安, 孤苦无依, 怀才难遇,却不知手中的诗笺非张生亲笔, 张生为财为色,从古诗文中堆砌抄录, 纸上四行墨迹,并无一字真心。杏花疏影, 照得那绝色娘子容光倩影, 她捧着那悼诗再三阅读,愈看愈觉张生情深意切, 动摇间一颗痴心错付, 终于决定要禀告了父亲, 要与那满嘴谎言的穷书生厮守终生。”
说罢一拍惊木, 半旧的锦云条案抖了三抖,身旁一小娘子俯耳几声,那花娘微微一愣, 轻慢地往楼阁上瞟去一眼, 随后慢悠悠地端起杯盏, 叹了口,“各位看官对不住,今日便到这儿,预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