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没见过这样喝茶的法子, 几片叶子一放,什么都不加,不会寡淡无味吗?
“不放别的, 不用煮……”
谢亦云答着,一边端起桌子上一个水盆, 把水壶里加满水,又架到火炉上。等这一杯茶喝完,水就正好烧滚了,接着可以用。
做完这一切,她揭开杯盖:“好了。”伸手让着俞县丞,“请。”
茶水入口,和他以前喝的截然不同的口感。
清清爽爽,淡淡的清香滋味,细品又有一丝甘甜回味,鼻间香气缭绕,让人心旷神怡,犹如身置青草绿园之间,浑身疲乏顿消。
“县太爷。这……”
俞县丞咽下茶水,惊愕地瞪大眼。
喝了这茶,再要他去喝以前的茶,竟是觉得难以入口了。
他可以想见,这种茶叶一旦面世,必将迅速颠覆以往的喝茶方式,以燎原之势,传遍吴朝各地。
到时全吴朝人,都要在县太爷这里买茶叶,别处都买不到。
俞县丞急切地看向谢亦云,“县太爷是要在平阳县制茶贩卖吗?”
如果在平阳县制茶,就要收购茶叶,百姓可以种茶卖钱,要招收人手,百姓可以给县太爷做工赚钱。
而且需要收购的茶叶,以及招收的人手,数量非常庞大。想想,要供给全吴朝人,需要制作多少茶叶,平阳县人,只要愿意干活,多的是活干。
另外,外地商人来这里买茶,人员流通后会给百姓带来很多机遇。
随便摆个摊子,卖点吃食,或是腾出房间,给外地人提供住宿,都可以挣出一家的花用,还有……
这一会儿,俞县丞想到了很多挣钱的门路,可以说,只要县太爷在平阳县制茶,平阳县的百姓将不用再担心生计问题。
假以时日,平阳县会成为徐州最富裕的县,连府城都比不过。
这一切的前提,是县太爷把制茶地点定在平阳县。
可县太爷并不是平阳县人,他出身世家,父母都在澧州,他家的根基在澧州,很大的可能,县太爷会让父母在澧州制作茶叶出卖。
俞县丞心中如火燎,紧紧盯着谢亦云。
“是。”在俞县丞紧迫的视线里,谢亦云干脆地点头,“俞县丞你熟悉平阳县,今天把建厂的地点选好,同时招收制茶的工人,等厂子建好,马上开工。”
她知道俞县丞的忧虑,怕她把制茶的地点放在澧州。
但这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