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果其实已经很好了,毕竟叶志嘉和叶志扬年纪都不大,以后还有机会。中了进士的叶志斌今年也都快三十了,就这在新科进士里也能称得上一句少年得志了。
因着亲戚的关系,放榜之后李显壬还特意将李氏子弟和叶家子弟的卷子都要过来看了,觉得闻渊主持的这一科阅卷还是十分公平的,前三百名也算是实至名归。
何氏放下茶盏,“兰儿过来了?怎么样?晚上可睡好了?”她笑容和煦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一般,和任二太太说道,“昨天我们族里长房三太太的孙子中了二甲第一百零六名,可把我那老嫂子高兴坏了,在府里设宴庆祝,我和庭兰自然也过去的,一个没防备,庭兰也跟着喝了两杯。”
任二太太最不愿意听的就是谁家子弟中了,她认为她儿子叶志嘉的才学是同辈兄弟里最好的,偏时运不济。最憨傻的叶志斌中了,自己儿子却落了榜。“是吗?果然是李氏子弟,小小年纪就中了进士。”
李庭兰知道任二太太是个什么性子,笑道,“瞧二舅母说的,志斌表哥也不中了进士么?叶氏子弟也不输人嘛。倒是我们李家,这次七人下场,也才一人得中。”
宗房湖三太太带来的二个孙子,二房一个,李浩父子两人,剩下两人是其他房头的,李氏这次七人赴考,也就湖三太太的小孙子得中,其他人也都名落孙山,只等三年之后再考了。倒是和李如玉有婚约的舒举人,中了二甲七十六名。知道了名次当日,舒举人便请了媒人往李浩住处提亲去了。
任二太太心里撇嘴,江南学风盛行,哪里是北地可比的?李家七中一在她看来已经是得了李显壬的力了。倒是她们叶家,当年叶绍做翰林院掌院学士的时候,叶氏一族可没少出举人进士。
“唉,你志嘉表哥到洛阳来的太晚了,一来就水土不服,差点儿被抬出考场,”任二太太长叹一声,“当时我就想啊,中不中的都不重要了,只要人平安就好。”
李庭兰心里暗笑,口中附和道,“舅母说的没错,既是这样,那不如就让志嘉表哥留在洛阳读书便好,也省得千里迢迢来回奔波。”
任二太太原就打算将儿子留在尚书府,“你大舅母也是这么说的,”她装作为难地道,“其实志嘉的学问是够了,今年落榜也不过是时运不济,左右他年纪不大,我并不为他的前程担心,倒是你二舅舅……”
任二太太看了何氏一眼,她今天来的目的是想求李显壬帮忙,但她要谋的职位却不好当着何氏的面说,“兰儿,要不舅母去你的院子看看?”
何氏最不耐烦的就是任二太太这样的人,但来者是客,她也不好太不知礼,“行啦,我今天还要见外头的管事,庭兰你领着你二舅母去你院子里坐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