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裹着厚厚的斗篷,又抱着手炉,李庭兰还是有些冷,但她不想被楚琙看到自己的狼狈,曲膝一礼,“臣女见过秦王殿下。”
李庭兰也不和秦王多客气,她偏头示意清泉将一块令牌交给秦王,“这是我们李家的令牌,我还会派家里的管事同殿下一道,将往西这一路所有李家名下庄子里所藏的粮食都交给殿下。”
楚琙不知道李显壬到底有多少产业,但也听说过李庭兰那比公主多的嫁妆,他低头看着手里的令牌,“这也是李阁老的意思?”
李庭兰点头,主意是她出的,但祖父答应了,“别的地方的粮食如果运过来的话动静太大,所以便只能动沿途的庄子了,也没多少,算是我们李氏对陕甘百姓的一点儿心意吧。”
上辈子自己的嫁妆就叫人觊觎,这次回来后李显壬又给她添了不少,李庭兰可以得意的说,自己的银子真是太多了,多到她躺平几辈子也是花不完的。但从评论区里得到的相关知识告诉她,她的这些也算是民脂民膏,毕竟那个现代社会,老百姓种地可是不需要交任何赋税的。
左右自己也不缺,李庭兰便决定将这些东西用在最能发挥它们作用的地方,当然,她也不是毫无所求的。
李庭兰又示意清泉将一块土豆递给楚琙,“殿下长在民间,应该认得这个东西。”
楚琙尴尬了,他还真不认得,但他不想承认,“姑娘有何指教?”
土豆和玉米大晋已经有了,但却没有真正被被重视推广,直到这两样东西被谢寒雨发现,它们才成了百姓的活命粮。也是靠着这两样东西,晋王才能坐稳天下。
“这个东西若是种的好了,亩产可达两千斤,”李庭兰先甩数据,如愿看到了楚琙面上吃惊的神色,“而且它还不怎么挑地方,长成之后或煮或炒都可。”
李庭兰道,“殿下可寻几个会种此物的农人带上,将来在陕甘两省将此物推广起来,百姓有了饱腹之物,日子才能安稳下来。”
楚琙郑重的将那两块土豆接过,再次向李庭兰深施一礼,“姑娘大义!”他现在真信了李庭兰说为了天下百姓的话了。
李庭兰侧身避过,又还了一礼才又道,“臣女这么做,也不是无所求的。”
这就对了,楚琙最不愿意就是欠人情,“姑娘但讲无妨。”只要能办,他一定竭尽全力。
“上次臣女不是和殿下说过,青州知府方济民想去桂西,而许以尚则正在想尽办法推了这个差使吗?”
“所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