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壬道,“殿下的意思臣明白了,但殿下应该也清楚,内阁的事都要由宋首辅做主,其实您不如和他打声招呼。”
李显壬想不通的是,既便是想往辽东安排自己的人马,秦王也应该找一直支持立嫡的宋旭涛,而不是他这个万事不做主的次辅。而且在宋旭涛跟前展现一下自己的力量和头脑,不更能得到他衷心的拥护?
今天这趟就如去叶府一样,都不是他所愿,秦王抿了抿唇,“我只是替山提督不甘,又看到蓟辽总兵之位马上要空悬,便想着尽自己所能为他说句话,成不成不是我能左右的。”
“至于宋首辅,”秦王摇头,“我还是不去捋虎须了。”
他过来这一趟并不是因为要想那个位置,而且他也十分不喜宋旭涛的为人。而且在朱先生和太后眼里,宋旭涛也根本不需要他们刻意拉拢。倒也便宜了他这个懒人。
李显壬倒是更看不明白面前的青年了,但他素来是个极谨慎的性子,如今人送到自己面前了,哪能这么轻易放过,反正他也不会承诺什么,出了这道门,他还是那个和皇子们毫无关系的次辅。
“殿下既在南边呆过,对那边的情况想来是极为熟悉的,如今朝廷禁海多年,前阵子有人上书开海,殿下怎么看?”
不等秦王说话,李显壬又道,“这事儿过些日子是要廷议的,两位殿下如今都在六部听政,想来皇上也会问您的意见,”他这可是光明正大的公事。而且秦王就在户部,国库有多穷,他就算只是旁听,应该也是再清楚不过的。
秦王就知道,他把自己送到李显壬面前,必然会是这么个结果,所以他才一直躲着这些朝臣们。他不需要他们的站队和支持,他只想能扬帆海外,做个真正的自由人。
“其实这里头的道理朝上诸公真不明白么?”秦王淡淡一笑,“不过就是肥公还是肥己的选择罢了,”秦王清冷的眸子里难得带上了点儿情绪,“便是商丘李氏,不也在南边有自己的海船吗?”
海上利益巨大,大到让这些享君恩食国俸之人,将国家百姓远远的抛到了脑后,“小王只是在户部观政,只旁听,没有谏言权的。”
李显壬被秦王说的老脸微红,李氏在南边的船队里有股份,这他是知道的。当初长房老太爷写信和他提起,说是给家里多寻一门营生,毕竟族里人口重多,光靠田亩地租难以养活,并承诺了他们三房的分红。李显壬知道他们是想借用自己这阁老的名头,所以回绝了分红,但没有反对长房做这门生意。现在想想,不就是秦王所说的那样,李氏也吃了禁海的便宜。
见李显壬神情尴尬,秦王也不穷追猛打,起身拱手,“小王出来的时候不短了,就不多叨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