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兰一脸认真,三房愿意配合族人们,也是在为后代谋一个退身之处,相信有李显壬的余荫在,将来有个什么万一,李清一家回到商丘族里,日子也不会太过艰难,“祖父一片拳拳之心,孙女都明白。”
李显壬一脸欣慰的看着眉眼含笑的孙女,捻须道,“若是以前我是在为你二叔加上一层保障,现在你回来了,祖父想要的就更多了,”
李庭兰微微一笑,和族里多来往有利有弊,不过祖父已经年过五旬,二叔李清性子过于忠厚,实在担不起李氏三房,他们阁老府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两个小毛头身上了,“孙女明白祖父的意思,只是在孙女看来,姻亲真还不如族人和师生呢。”
“孙女听过不少新闻儿,妈妈们说,若是夫家落了难,殉夫的,陪着流配的女人不知凡几,可若是妻族有事,便是已经生了子女的,最好的下场也不过是被送进家庵。”
李显壬被李庭兰轻描淡写的话说的皱眉,他孙女在许家都听了些什么?不过他还是得承认,孙女的话确实有些道理,就听李庭兰又道,“我瞧着如玉堂姐是个极好的姑娘,若是因着咱们府上的关系,她能得一门好姻缘,也是一桩美事,至于其他,有了更好,没有也罢,”李如玉与她来说与陌生人无异,她并不指望从她的婚姻中得到什么好处。
若不是自己的亲孙女,李显壬都不敢相信面前的少女还不到十五岁!他突然有个想法,自己孙女聪慧还有主见,与其嫁到别家去,倒不如坐产招夫,将来生了儿子承继儿子这一房的香火,倒比将嗣子的儿子过继在李澍名下更相宜。
只是大晋的规矩,赘婿是不能参加科举的,那些有心仕途的青年才俊,断然不会就范。李显壬一时又犹豫起来,不觉竟然想出了神,直到李庭兰叫他,才恍然笑道,“哈,老了老了,精力也不像从前了。”
李庭兰倒不觉得李显壬是精力不济,他的神情明显是在深思什么,只是她并不揭破,扶了李显壬在案旁的椅子上坐下,又亲自去内室取了墨绿贡缎弹花引枕出来,垫在李显壬背后,“业哥儿他们马上要散学了,祖父就这么歪一歪吧。”
“嗯,”被孙女这么服侍着,李显壬老怀大慰,他一指身边的椅子,“你也坐,咱们接着说话。”
李庭兰又拿了个垫子给自己靠了,给李显壬换了新茶,李显壬能和她说这些,可见并不是个认为女子只用“相夫教子”的愚人,她索性便放开了,“祖父对几位皇子有什么看法?”
李显壬没想到孙女还挺执着的,这才多大功夫又将话题给扯回来了,他沉吟片刻道,“秦王殿下少时极为聪颖,也很得太后娘娘的疼爱,只是他九岁的时候重病了一场,太后娘娘说他不宜养在宫里,便将人送到了外头,近日才回到京里。”
这个众所周知的内容,李庭兰是书中人,自然知道秦王所谓的大病,不过是郭太后为了保他的借口。
书中前期这位秦王殿下像个隐形人一般,宫里的刀光剑影主要是晋王和五皇子,后来晋王在谢寒雨的襄助下斗败了方皇后,秦王才走到了晋王面前。
李庭兰前世活在深宅之中,只偶尔从楚望江和楚哲云的谈话中,听他们将秦王视为大敌,而话本子里,也将秦王做为晋王登上宝座的最大阻碍,让晋王和谢寒雨很是头疼了一阵,但那样一个厉害人就那么突然的折在了宫中,还是以那么不堪的罪名,这也让李庭兰尤为不解。
为此她特意看了话本子里关于宫变那一章的描写,她知道了晋王和谢寒雨的算计,卑劣却也十分有用,但又违和莫名,要知道在此之前,晋王也曾数次向秦王下过手,却都铩羽而归。谢寒雨也说秦王沉深如海,怎么就束手就擒了呢?
也是因着这个,即便是她强行回来,立誓要改变自己和李家的命运,但在李家站队的问题上,她还是很有些不确定的,秦王败的太过突然,李庭兰有些怀疑,即便是她暗中帮他躲过宫里的算计,之后他的路就是一片坦途了吗?
“那五皇子呢?他也是中宫嫡子啊,”李庭兰没在秦王的问题上纠缠,转而打听起五皇子楚珣来。方皇后倒台是谢寒雨一手筹划的,李庭兰觉得自己可以帮她躲过谢寒雨的算计,但五皇子这个人值不值得他们投资呢?
李显壬发现孙女对宫里的几位皇子格外有兴趣,“我们这些为人臣子的,守好自己的本心便可立于不败之地,说句大不敬的话,不论谁坐了那个位置,都得用臣子来料理政事。”
李庭兰却不这么认为,她托腮道,“别的我不清楚,就看这内宅吧,江老太太和母亲内地里就颇不和睦,江老太太说母亲太强势了,宁愿用外头新买的人,都不肯用跟着她一辈子的老家人。”
“我母亲呢,则说那些老人跟着老太太操劳了二十年了,让他们回家荣养,才是儿女的孝心,”想到江老太太和叶氏那些明争暗斗,还有自己嫁到楚家那些年和许姨娘过的那些招儿,李庭兰厌恶的摇摇头,“一朝天子一朝臣,要我说,能荣养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这些道理李显壬又怎么会不明白?想做纯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因为后继无人,便早早熄了争上进的心,更懒得搅到那些是非中去,也是因着这个,宋旭涛才待他格外优厚,“你的意思祖父明白,但一家有一家的情况,你大舅舅的做法是没错,可不适用咱们家。”
叶昆这一支在朝的就有四个,叶昆的大儿子叶志城如今在外任,但他是两榜进士,前途可期,选边儿站也是为了家族的未来,填一个女儿进去叶家连眉头都不会皱眉一下。他们就不同了,等李继业李继安出仕,最快也要二十年后了,为了不可预知的未来,把自己的亲孙女搭进去,李显壬舍不得。
“孙女不是这个意思,孙女只是在想,两虎相争必然是地动山摇,谁能保证自己可以安然的作壁上观,甚至是那个渔翁?”晋王可不就拿李显壬这个次辅开刀了吗?
李显壬眸光沉沉地看着平静的像在说日常琐事一样的孙女,身体几不可见的微微前倾,“没想到你竟然能虑到这一层?你母亲真的没给你请过先生?”
第40章 v章
四十、
首辅宋旭涛是建昭帝在潜邸时的老师,两人感情深厚,建昭帝对他的信重更是二十年如一日。而且宋旭涛是坚定的立嫡派,他只会在秦王和五皇子之间做选择。因此不论是宫中的太后还是方皇后,对宋旭涛也是格外的不同。郭太后时不时就有赏赐送到宋家,而方皇后更是将自己的娘家侄女嫁给了宋旭涛的幼子做续弦。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他这个次辅就成了江贵妃和晋王的拉拢对象,这些年这对母子没少向他示好。江贵妃甚至乔装成小太监在出宫路上堵过他,承诺若是他能支持晋王,那么宋旭涛的现在就是他李显壬的将来。
从内心说,李显壬也是主张立嫡的,但他是个老泥鳅的性子,知道江贵妃那是建昭帝心尖上的人,他没有宋旭涛的资本和自信,怎么敢把自己的态度毫无顾忌的表露出来?只委婉的表示皇上的几位皇子俱都龙章凤表,可堪大任,尤其是晋王既有圣宠又有贤名,江贵妃着实不必为晋王太过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