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婆子对沈老三的话嗤之以鼻,嘲道:“你大哥就不爱吃辣椒!要我说,该多种西红柿!不但能做汤还能凉拌,更是能当水果吃。你想啊,这寒冬腊月的缺乏瓜果,这水灵灵的西红柿,谁能不爱?”
沈老头被吵的脑仁疼,没好气的道:“吵吵啥?大棚有六块,夏日的时令菜种类也多,家中都留了种,不如一个大棚种一样,谁也别挣!”
“爷爷说的对!咱呀,每样都种上一点。”
就这么的,沈家的六个大棚里分别种上了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空心菜和豆角。
两亩地的菜籽全部种下,沈老头带着几个儿子封了大棚的门,又给大棚盖上了草帘子。
一晃眼,就进了腊月。
撒在大棚里菜籽早已发了芽生了根,已长到手指头来长,一片郁郁葱葱。
自从搭建了大棚,沈老头一门心思全都扑在了上面。
按照孙女说的,天晴时,沈老头就将草帘子卷上去,让阳光透过油布照耀着棚内的菜面。等到夜幕降临时,再去到地里将草帘子放下来,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若是棚内的温度低了,沈老头便会将大棚里的炉子点上,以此来给棚内增温。
“估计春生几个小时候,三哥都没这么上心过。”
不止沈老头的一颗心全系在了大棚里,就连整个大柳村的乡亲们,都惦记着大棚。
这不,一大早的几个叔公便跟着沈老头一起了地里,时不时的还打趣沈老头几句。
“说起来,我们几个都不如老五。当初老五一听三哥说这事,第二天就跟着搭起了大棚。我昨儿个路过,伸头朝他家棚里看了一夜。虽说老五家的菜秧子没三哥家的壮实,但好歹是生根发芽了,瞧着还不孬。”
听到自己被提及,村长只笑不语。倒是村长身边的何老头,自嘲的笑了笑,道:“要不五哥能当村长!虽说五哥也没读过书,但脑子还是比我们哥几个好使。你看,就大棚这事,等来年开春,五哥那一亩地的菜估计能卖不少钱。”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言语中尽是懊恼之意。
说到底,当初他们不够信任沈家,不想冒任何的风险。如今见有钱可赚,又纷纷懊恼悔恨起来。
可这世上,哪有后悔药可吃。
“没什么好懊恼的,今年没种明年种上就是,咱又不是一锤子的买卖,慌什么!”看着长势喜人的菜秧,沈老头心中畅快,笑着安慰。
“三哥说的是!我啊,明儿个就去后山砍竹子,先将大棚搭起来。”
“竹子我家后院倒是有,我寻思着,牛沽湖那边还有不少的荒地,去开上几亩养几年,到时候拿来种点粮食。村里种粮食的那片地,全用来搭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