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怎么说宁当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呢!”
“我几个同村不光钱没了,人也死在了劫匪刀下。唉~,活生生的人啊,昨天晚上还在一起说话,今天就没了。”
“金陵城的官府不管吗?”
“怎么管?!他们自顾不暇,哪还有空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
“也不知道这场战乱什么时候能结束。”
“我们现在算什么?流民吗?”
“是啊。到了城池安顿下来,也不知道籍贯的事怎么说。唉~”
“别管那些了,都先活下来再说吧。”
同行之人唉声叹气,满面忧愁,隐隐有哭声传来。
百姓们本就背井离乡,惶然惊恐,日子久了,事事又得李临安排,彼此关照。
百姓们对李临是极为感激的, 日子愈久,李临的声望愈高。
李临将在人群中能说上话的人召集,嘱咐大家一路上须得暗暗警惕。
虽然他们人多,但劫匪流寇怎么会放过到嘴的肥肉!
大多数人此前已经经历过劫匪袭击,意识到事情有变,当即便大声喊道:“劫匪来了,大家小心!”
众人在短暂的慌乱了一阵之后,很快就恢复镇定。
想起李临事前所说的,让老弱妇人躲到中间,青壮男子们手持各类趁手的物件守在外边。
被保护在里面的沈曼意外地看到李享也在最外面,当劫匪拿着大刀杀来时,他没有闪躲,而是手里拿着一把菜刀迎面冲了上去。
沈曼的眼光一直在注意着李享。
她看到李享杀掉一个劫匪。
她看到李享去帮助另外一个被劫匪缠身的人,然后两人合力杀了他。
她还看到,李享为了救一个年轻的孩子,被劫匪砍中一刀。
劫匪退去后,百姓中有不少遭此横难的人,面上难掩愤恨的、躺在地上休息的、倚靠在一起低声啜泣的、昏迷不醒的、染血死去的,不胜枚举。
众人都在休息。
沈曼坐在爹娘身旁,满脸茫然,两眼直呆呆望着天空。
她心中不解。
她想不通为什么……
同样一个人,为什么既能将同村的姑娘卖入青楼,又能奋力保护同行的人,也能在众人无暇注意他的时候,冒着身中一刀的危险去救一个人?
这就是于柏洲说的时代与环境吗?
那她的恨呢?
她还要不要向这样的李享报仇?
沈曼整个人陷入不知所措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