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忽然有些困惑,谢绮到底是为什么,花一百两雇自己前来。
第11章 师生
魏时同从集市中寻了一套渔具,转身去了河边。
依然是进城时他们谈论的那条河,只是如今不是清明,人比当时少一些。
在天子城时,这里的河岸他走过许多次,魏时同轻车熟路,他拎着木桶和头上戴着草帽,扛着竹竿,摇摇晃晃地望河岸深处走,最终在一片长势稀疏的树林前停下。
那道身影无声又笃定,一坐下便是一整日。
魏时同在同一个地方坐了两日,在第三日中午,终于等到了另一个人。
黄淮喜垂钓,这件事很少有人知晓。
当时魏时同还是黄淮的学生,他自幼生活在天子城,也喜垂钓,河边鱼多的地方,魏时同基本都知道,当年在河岸边遇见黄淮时,魏时同也很惊讶,久而久之,便成了师徒二人相约垂钓。
野草很深 ,魏时同的身影藏在草里,黄淮和仆从都没有察觉到,魏时同在心里估算了一下,离他大约三十步的距离。
木桶中的鲤鱼摆动胸鳍,空张大嘴吞吐,魏时同扶住桶沿一倾,连鱼带水倒入河中,起身朝黄淮的方向走去。
他身量未及桌腿高时,便拜黄淮为师,孔孟经学,政事国策,魏时同的每一步,都踏过黄淮的足迹,望着他的背影一路向前。
这段路上,他反复想着与黄淮重逢的场面,或愤怒,或悲痛,抑或是憎恨,带着这样的心,去亮出自己袖中的匕首。
他走到黄淮面前,摘下草帽,露出真面目,站在繁茂的荒草中,春日光影明媚,魏时同没有愤怒,没有憎恶,只是心间的力量与坚持,仿佛一瞬间被抽走。
他望着黄淮,声音发空。
“老师为何……下毒杀我?”
当时狱吏所说的扳指,魏时同曾见过,在黄淮的博古架上,扳指藏在檀木匣中,是先帝赐予黄淮的东西。
当时黄淮拿着那只扳指,说这是当年先帝所赐,以示君臣同心。
黄淮坐在马扎上,倏然坐直腰身,愣在原地,他的手指不自觉攥紧,捏皱膝间的衣摆,定定地望向眼前人,似乎是在确认。
半晌。他垂下眼帘,轻笑了一下。
“你说话啊……”魏时同瞪着他,几乎陷入绝望。
身边的仆人觉察到不对劲,想要拦人,却被黄淮阻止。
“没事的。”黄淮瞥向仆人,我有话要同他说。”
主人之命不可违,仆从虽然担忧,却还是离开了河岸。
等仆从走远,黄淮放下鱼竿。
“谢绮说到你的名字时,我隐约猜到了你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