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古代老百姓起义大部分时候都不会成功。草莽成功的皇帝并不多见,刘邦起义成功的时候,秦军百万大军都在守边疆,朱八八成功是大势所趋,元朝虽然大肆扩张,然而不懂政治的人多,内外矛盾尖锐,是天时地利人和。
现代国家的成立,因为西方压迫、百姓觉醒,时代所趋是历史推动的潮流。不改国家性质,民族就活不下去。
云舒知道他是怎么也无法带领百姓走出光明的一条路的,唯一减少流血牺牲的办法,就是巩固江山,在他有生之年,将他所侍奉的皇帝教育好。
他希望只要有他云舒在一天,天下就不会大乱。这便是他一生的追求了,然而长路漫漫,究竟能不能做到,说实话云舒自己也很不确定。
因为历史他并不是必然,现实中总是有太多的偶然,他们将这种偶尔当作了上天的执意。
他发现自己越是在古代当政,就越发地迷信了。
譬如天降灾难,瘟疫、极端气候、人祸,他都能想做是上天降下来的灾难,在测验领导者的能力。
他觉得,其实老天爷是承认任何政权的。只要有人能够带领一个民族活下去,在其他国家、文明面临着困难,灭绝的危险的时候,只要有一个领导者、一个政权能够带领他的人民,至少是带领大部分人民活下去,那么他便是天子。
想到这里的云舒时常觉得,果然“科学的尽头是玄学”这句话是正确的。
天子并重的消息已经在朝廷内部,自然也会传播到平王那里。
平王这边的幕僚的想法也是两极化,一部分人认为有些可疑,不赞成平王过去,虽然朝内肯定还有站在平王这边的人,然而这样只身前去还是太过冒险了。
而另外一派觉得,着正好是一个绝妙的时机。是老天要将帝位还给平王的一个信号。
并且这会儿皇太子估计快要动身,如果他们不占据先机,那么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过了这个村,想找这个店就难了。
龙有九子,平王的性格跟他的哥哥完全的不同。秦承祖是完全的急性子,虽然有才华,却不爱等候,该什么就立马是什么。
这可能同他小时候是帝王家中最受宠的孩子有关,会哭的孩子虽然有糖吃,然而是不能一想吃糖就哭闹的,否则长大之后就是社会教做人。
之前两件事情就表现出了,平王绝对没有帝王之相。第一点,他在北方叛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军队还没有攻打进来,他就已经先自乱了阵脚,吓得差点儿尿裤子,没有一点帝王该有的稳重。
第二点,他自以为已经屏蔽了哥哥的眼线,一到封地就开始屯兵炼器,丝毫没有耐心,完全不知埋伏。虽然聪颖却没有心计,他的政治只是摆了一个花样子。
殊不知自己的行为已经早就被云舒他们洞悉,在京都朝臣内部已经成为了跳梁小丑,弄死平王,已经成了定局。
周帝采用云舒的办法,只是因为云舒的办法是损失最小的办法。其实周帝除了这一办法外,还有个pnb,那就是在平王所分封的地区附近开始埋伏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