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云舒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差点儿要冷笑出声来。

这会儿谁都知道士兵的重要性,好兵要全都给了周帝,那这边的安全要怎么维护?

周帝这会儿来要兵,态度好一些,或许挤也要挤出一点兵力给他。

然而他又是这样指责的态度,太子自然知道,原来他父皇已经对他是怪罪的想法了。

那么即便再给兵,只要周帝附近有臣子说他两句坏话,即便是好心给兵,也不能够讨到什么好话的。

于是云舒他们连劝都不用劝,太子直接书信一封,说着急这边也困难,实在抽调不出兵力,于是就没有给兵。

其实太子在信上也没有说什么谎话,他说的也都是实话。本来就没有兵能调了,北方猛烈加大攻击是连带他们这里也被猛攻了的。

那一群虽然是乌合之众,然而因人逐渐多起来,队伍越发庞大。ᏥᒐşΫ

又加上已是叛军,不弄死皇帝跟太子那也是死路一条,他们都是光脚的,自然不怕穿鞋的,于是打起仗来根本就不要命。

那边的将领能够一路打过来,显然是很有带兵的头脑的。有用的人才不止云舒他们这边儿有,对方也有很多能战能谋的。

因此他们这边应付起来实在困难,只能等着西北平定,然后再打下去,目前最主要还是以防守为主。

然而西北那边出来的战略就是耗着郑、梁二国,想必等到今年冬天之后,就能见效。

这会儿正是僵持的时刻,又不可能将那边的军队忽然抽调过来。

云舒他们自己撑着是困难,大家具体也不知道皇帝那边究竟是什么情况,甚至有人怀疑是皇帝担心太子手握太多兵权,故意想要削弱。

毕竟都是一样的军队,皇帝那边的军队必定已经比他们这边优良了,又数量多,都是打仗,怎么三个月还不到,那边才过去两三万的兵,这会儿又来要了?

由于消息的闭塞,云舒他甚至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日大家一致做出反对调兵的决定后,又讨论了一下,皇帝会不会因此废除太子的事情。

最后给出的结论是,太子殿下如今手里握着权力,兵在他手里,如果皇帝真的要废太子,那么就走大家最不想走的那一条路就好了。

毕竟大家现在的想法就是江山不能落到二皇子手里,首先大家站在太子阵营,多少是讨厌太二皇子的。

其次现在他们的能力确实能够跟中央抗衡一下,自然,是在西北地区部队没有办法被调回来的前提下。

最后,大家都很清楚,如果二皇子即位,那么他们一定吃不了兜着走,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那么不如痛快一些,让兄弟两个打一架,谁赢了谁做大哥。

自然大家这会儿还是反对父子兵戈相向的,更多的是想着如何做掉不分长幼的二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