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思考了一下, 他祝家老宅在禹州正好与中书令府上老宅两对门,听程卫说这小子正是中书令的小儿子,他儿子再随他来抗倭之前, 在梁府好似也有个年龄相当的玩伴, 而荣府二房右仆射长子之嫡长女, 正好嫁给梁府长孙, 如今算起来,小夫妻还要叫他一声姑父。
“这倒是没有问题,只不过要等到我休沐日,他在我城内府上, 到时候我带你去见他。”理清楚这其中关系, 大都督到不觉得梁聿说要见自己的儿子是一件多离谱的事情了。
又看一眼梁聿, 心想着这小子年纪不大, 辈分倒是高, 按照荣家那边的亲戚论起来的话, 他家臭小子还要喊着小子一声叔叔。
不过这十几岁的差距, 喊一声叔叔也不算吃亏,就是他大儿, 和这小子也就差个五岁吧, 到要叫他一声叔叔。
大都督一时之间思维发散,脑子里想的有的没的, 羡慕人家梁家人丁兴旺, 脑子里的那弯都拐到以后让他儿子娶妻多生几个,也让他祝家享受享受人小当大辈的感觉。
另一方,梁聿听见大都督爽快答应, 也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
心里还想着,等几天时间也行, 他给九郎带的礼物还没画上扇面呢。
做扇面对于梁聿来说也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梁勉虽然画画水平至多到小鸡啄米图,但各种风雅之事他一样没落的都学了。
这扇子可是被称为怀袖雅物,乃是雅中之雅,梁勉就算画不行,可他字却是一绝。
自己制得洒金扇面,再提上赠友之诗,当年他在甘泉书院里念书,同窗生辰交际送的都是这类礼品,可给他不止省了多少银钱。
做扇子的木头价值如何不用管,重要的是他梁勉的字好啊!这自制的雅物还包含了他对同窗的深厚情谊!
梁聿小的时候就和自家老爹学了一手制扇的手艺,他爹那做的扇子不能卖,卖多了就掉价了,可他不一样。
梁聿人还没有桌子腿高的时候就知道往家里搂钱,叫他爹做了扇骨,他自己糊扇面,当初写的字还不够好,他就画画,水墨的梅兰竹菊,就算当时对手的控制力还没有那么强,一把扇子卖出去也能得个百来文钱,可抵他阿娘一副药钱。
这手艺有几年没练了,不过也没有落下。
梁聿又去买了几把扇骨,糊了几把,感觉手艺回来了,才对要送给六郎的玉扇骨下手。
原来那扇面他也好好揭下来放在一旁了,他本来就挺喜欢这画的意境,想送给九郎的也是同样的意境。
无需多思考便下了笔,嶙峋假山,画外伸来一枝积雪腊梅,比之原扇面清幽的意境,落雪又让画面多了一丝空灵之感。
画到这里,梁聿原本打算收手了,剩下的扇面便做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