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团圆如今也才不过十来岁出头的年纪,头回出远门,心里自然也有忐忑。
可他看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郎君,心里就算忐忑,也无端生出一股勇气来。
对于团圆规划的路线,梁聿也没有什么多说的。
团圆的能力他还是十分信赖的,若放在平时,他定然会对团圆夸赞一二,只不过如今他心里装着点别的事情,一张在逐渐脱去稚气的脸庞,虽说不上愁容满面,但也是格外冷淡。
或许是如此,梁聿周身便带上了一股说不出的冷静稳重气质,年纪瞧着也比他本身的年纪要大了几岁。
一路照着团圆的计划前行,能看地图就看地图,若实在找不到方向,那就找当地的人家。
而前去问路的团圆生得一张圆圆脸,脸上又带笑,身上穿着打扮也是干干净净,看着就让人生不起厌恶来。
团圆这张嘴也是出了名的能说会道,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团圆的嘴还甜,问路多半都能问出结果。
再说梁聿,他心中有心事,不做表情时,唇角都是自然下耷的,看着还有几分凶相,他和团圆二人身量已可比一般成人,身上还带着刀具。
正是如此,就算他两个未成丁的小少年走在外面,穿着的衣衫瞧着也是富贵殷实人家的打扮,但也没有多余人敢招惹。
一路还算是顺路,从陆路转水路,再从水路转陆路,一直到了明州。
这里距离台州已经很近了,只要再转一次船就能到达台州境内。
可到了明州之后,他二人怎么都找不到船带他们去台州。
从明州到台州的地界多山峦丘陵,不能走水路的话,从陆路到台州,至少要延长几倍的时间。
“小郎君,不是我们不愿意带你,这几个月出海就能碰到倭寇,你们不是本地人不知道,前几个月倭寇都上岸来屠了我们好几个渔村了,人都死了几百个了,我们这在家安稳坐着都有大祸临头,哪里还敢上赶着去送命啊!”
“倭寇……”梁聿皱起了眉头。
团圆还在与那有船的渔夫商量着想要多加钱,让他送他们俩过去,那渔夫却是不愿与他二人多纠缠一般,紧忙逃离了。
“这怎么办啊!”团圆自小长在扬州,对沿海倭寇之事也只是略有耳闻,到了明州之后才知道这倭寇竟然如此张狂凶残。
他看向梁聿,“郎君,这倭寇凶残,渔民们都不敢出海了,我们只能从陆路过去了。”
“再看看吧。”
梁聿留书出走,是出来找九郎的,但从他得到的消息,他也不确定九郎能在台州待多长时间。
等到到了台州,如果两人错过了,要是九郎回了扬州那还好,他要是没回扬州,他就真的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找他了。
“我再去问问别人!”团圆张口道。
自家郎君没有做出决定,那他就只有继续想办法。